第一百六十章 还有更厉害的东西-《大清变》


    第(2/3)页

    见秦川没说话,6德彰又急忙补充道:“不过,我们几个也琢磨过,如果达到司令要求的五百米的距离也不是没有办法,咱们可以把射筒再加长一些,对射程的提高也会有效果。另外,如果不在弹药上加装紫铜带,咱们这掷弹筒也就没有必要一定要有膛线了,这样还可以节省成本。”

    见6德彰等着他表态,秦川微微摇摇头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6德彰说。

    “弹药杀伤半径,暂时还没有进行实验,估计会和咱们的手榴弹差不多。。。。。。”

    仅就威力而言,掷弹筒的效能要远低于6omm迫击炮,迫击炮的技术原理和工艺要求都不是很高,现在天津机器局的技术力量就足以完成。只不过,秦川还是基于忌惮列强甚至是日本的雄厚技术底蕴和强大的工业实力,他还不想现在就把迫击炮这个杀器过早地拿出来展现给列强,尤其是不能让日本人和俄国人过早地掌握迫击炮这件武器。

    所以,秦川只好退而求其次,先把杀伤效果较小的掷弹筒拿出来。

    掷弹筒主要装备二战中的日军和德军,秦川还真没听说过别的国家军队列装过掷弹筒,如果说有,那也只是中**队大量仿制装备过。

    掷弹筒的口径基本都在5omm以下,所以重量较轻,可以单兵携带,掷弹筒手可以跟随部队冲锋,随时提供中等距离的火力支援,这也是它的一个显著优点。

    由于射药的装药量是固定不变的,靠调整掷弹筒的角度就可以确定射距离瞄准目标,所以一般掷弹筒都没有配置瞄准具。也正因为没有瞄准具,只有经过长期训练的经验丰富的掷弹筒手才能准确击中目标。

    至于6德彰所说的这款掷弹筒的射程,加长筒身倒是一个解决办法,几十年后的八路军在无法加工膛线和缺少紫铜的情况下,也是采用了这个办法。不过,这会增加重量,不利于单兵携带。

    秦川想了想对6德彰说道:“3oom的射程近了些,还是要增加射程。我的意思是不要在筒身长度上做文章,还是要在弹药上加装紫铜弹带。我会跟徐经理打招呼,让他先找洋行想办法进口一些紫铜,为了保证货源充足,长远看,咱们也要在智利这个产铜大国开设驻外贸易机构,从智利大量购买紫铜和硝石。”

    “另外,你们也要对弹药多做些实验,保证现在掷弹筒的小口径弹药实现最佳杀伤效能。”

    秦川对6德彰他们的掷弹筒又提出了一些详细要求后,就要6德彰开始演示射。

    因为掷弹筒射程较远,而且暂时也不好把握准头,所以6德彰拿出来的都是检验射程和训练用的弹药,这种弹药除了没有装爆炸炸药,在形状、大小、重量和射药装药量上都和实弹一模一样。

    掷弹筒是由卞常胜操作,只间卞常胜蹲在地上,一手把掷弹筒斜斜地架好,另一只手拉开击装置后又接过6德彰递过来的一枚弹药就要装填,秦川急忙喊住卞常胜,示意自己要亲自来。

    秦川接过掷弹筒,单膝跪地,左手握住筒身,右手接过一枚弹药从筒口装入,然后秦川伸出右臂平举在眼前,将拇指翘起略一目测瞄准,左手随即开始调整掷弹筒的倾斜角度,紧接着收回右手迅拉动击皮带。

    只听“咚”地一声低沉的闷响,秦川装进去的那枚弹药已经画着弧线远远地飞了出去,只不过因为距离远的缘故,周大经、6德彰几个都看不清那枚弹药落点在哪里。

    不用吩咐,卞常胜、查连标两人早已经跑过去。

    秦川把掷弹筒放在地上,拍拍手站起身。

    “老6,掷弹筒射的姿势应该像我方才那样,这个姿势要作为射标准进行要求。另外。。。。。。”

    秦川稍微思索了一下对周大经说道:“回头给修械所抽掉一个班的人员,专门作为武器示范使用。记着,抽调的人员要机灵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