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缇萦救父(2/3)-《汉帝系统》
第(2/3)页
缇萦之所以要救他,就是因为淳于意医术高,但他却不肯依附于权贵,采取迁移户籍和到全国各地行医的方法来推托,因此,得罪了权贵。
最终,有人向皇帝告了一状,淳于意被判为肉刑,要押解到长安。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毅然跟随父亲去了长安,面见文帝,替父亲伸冤。
汉文帝也好说话,知晓来龙去脉,就下诏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罪,还废除了肉刑。缇萦功德无量,因此被传为佳话。
而这个淳于意,精通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
还明了记载病史记录的《诊籍》。内容涉及患者的姓名、职业、居处、病名、脉象、病因、治疗、用药、疗效等。是后世病例医案的始创者。
这个淳于意和华佗或者张仲景,哪个医术更高,诸夏没办法进行比较。
因为这三个人各有千秋,而且时代不同,也没办法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弱于后面两人,如果再被诸夏灌输一些后世的医疗手段,绝对不下于华佗和张仲景。
而且现在诸夏正缺这种医术高的大牛。
光芒之后,一个身着白衣的青年男子走出,对着诸夏行礼,道:“拜见君上。”
“淳于卿请起,不必多礼。”
“谢君上。”
印象中,那些名医都是白胡子老爷爷,如今淳于意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面孔出现,诸夏还真有些不太适应,将他扶起,一番打量,觉得有一种医者仁心的独特气质。
“君上,恳请君上,容许……”说道这里,他欲言又止。
诸夏结合他的经历,顿时明白他想说的,无非是当游医,不愿意接受约束。诸夏微微一笑道:“淳于卿,你说,是一人医天下人好呢,还是天下人医天下人好呢?”
淳于意有些意外,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天下人医天下人,一人之力,总有力竭…,原来如此,君上的意思是…?”
“不错,孤有意封淳于卿为兴汉大学综合学院医学科教授,并兼任宫廷一等御医。”诸夏笑道。
“臣领命!”
两人交谈了一会,淳于意又为诸夏诊脉片刻,表示身体健康,但建议诸夏早些就寝。
两人相谈甚欢,走出门时,门口的小桂子一脸懵逼,擦了擦眼珠子,又擦了擦,这才确定自己没看错,一脸无辜的看向诸夏,以证明不是自己看守不利。
诸夏忍俊不禁的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行了。”
回到寝室,诸夏正打算脱下衣服洗澡,然后再睡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