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生乃神人也,既如此,先生可知小妇人近日所忧之事?” “先父之业,张家之根。生死一念,具在他人。” 那妇人一惊,面前这人把自己的心事看的一清二楚,书中暗表,这一妇人到底是谁?她正是张家的寡妇,张济遗孀。张绣婶婶邹氏。而道士所说的正是她这几日心中担忧,先夫之业,就是张济留下的宛城。张家之根,自然是张家最后一个男丁张绣,生死一念,具在他人。如今曹操入城可不就是生死在他人一念间嘛。 “仙人可有解救之法。” “贫道已经说了,具在他人,他人者,他姓之人。” 邹氏心念急转,他姓之人貌似不是说曹操,那面前有什么他姓之人?“请仙人明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仙人是说,小妇人!?” “正是,此时成否,俱看夫人有多大决心?” “仙人但说无妨,为先夫,小妇人万死不辞。”邹氏虽是女流,但却也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 “如此,请夫人屏退左右,附耳过来。” 这天曹操于外办事回帐,一进去,看到帐中有一美妇在那里俏生生立着。曹操借灯光细看,好一个年轻的少妇。这妇人怎么长得这么好看呐,容貌俊秀,体态端庄,真是倾国倾城之貌,身穿素罗,淡施脂粉,貌似天仙下凡之姿。头上没有珠翠饰,只是把那头挽了这么一个纂儿,别着一根玉簪子。真象一朵刚刚开放的玉兰花儿似的,优雅清香芬芳美丽。 “这妇人,你是何家女子?”曹操好奇问道。 “小妇人张门邹氏。久闻曹公威名,今夕幸得瞻拜。” “张门?”曹操心中疑惑,莫非是张绣家的? “小妇人先夫张济。”邹氏解答了曹操的疑问。 “张夫人来此不知有何见教?”曹操一听是张济的寡妻不敢造次,急忙收回目光。 “实感曹公再生之恩。今日特来报恩。” “报恩?”曹操已猜到一二,只是不敢明言。 “蒲柳之姿,望曹公莫要嫌弃。”邹氏二话不说开始解自己的腰带。 曹操本欲阻止,可是一看到邹氏那花容月貌伸出的手一时僵在半空。 诸位看官理解,世上并无活的圣人。依某宅之见那位坐怀不乱柳下惠。不是性无能就是个盖。孔夫子都说食色性也。所以无须所言,这一夜四个字的评语那叫**和谐。其余内容自行脑补。 俗话说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裤子,额,不透风的墙。邹氏的事很快就传到了张绣耳中。张绣怒火中烧一掌拍碎了茶几,“操贼辱我太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