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前者我伐徐州,那吕布得我粮草而中道背信。我袁家四世三公,遭人如此戏弄。纵术不怒,为家族颜面要当杀此贼。我欲起大军再讨徐州。诸位以为如何?” “臣等愿为主公效力。” 当天即拜张勋为大将军,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七路征徐州:第一路大将张勋居中,第二路上将桥蕤居左,第三路上将陈纪居右,第四路副将雷薄居左,第五路副将陈兰居右,第六路降将韩暹居左,第七路降将杨奉居右。各领部下健将,克日起行。以纪灵为七路都救应使。术自引军三万,使李丰、梁刚、乐就为催进使,接应七路之兵。 袁术声势浩大的起兵,仿佛做给天下人看一般。张勋一军从大路径取徐州,桥蕤一军取小沛,陈纪一军取沂都,雷薄一军取琅琊,陈兰一军取碣石,韩暹一军取下邳,杨奉一军取浚山:七路军马,日行五十里,于路劫掠嚣张无比。 吕布的了探报,急忙招手下文武商议,有徐州人陈登心中一喜,自己进身的机会来了。于是出列献计“将军若用陈某之言,徐州可保无虞。” “陈先生有何妙计。” “术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更有一计,可退其七路中两路人马。” “计将安出?” “韩暹、杨奉乃汉旧臣,因惧曹操而走,无家可依,暂归袁术。术必轻之,彼亦不乐为术用。若凭尺书结为内应,更连刘备为外合,必擒袁术矣。” “如此,有劳先生亲到韩暹、杨奉处下书。” 陈登允诺带着数骑去了浚山杨奉军营。杨奉问,“你乃吕布之人,来此何干?” 陈登大笑,“某为大汉公卿,何谓吕布之人?不像将军,原是汉臣,今乃为叛贼之臣,使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何其不智。且袁术性最多疑,将军后必为其所害。今不早图,悔之无及!” 杨奉叹息道,“自离许都杨某日夜盼望重回故土。奈何我得罪了当朝大将军。可谓有家难回,报国无门呀。” “杨将军不必心忧,登尝闻大将军唯才是举。更何况杨将军为朝廷平定袁逆叛乱,此乃大功一件。大将军又重赏将军还来不及,又怎会为些许就是而怪罪呢。”于是他又把在吕布那商量好的里应外和之计告诉了杨奉,并告诉他到时韩暹会和他一起行动。 “多谢先生教我,我等到时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 “将军放心,待大事成功之日,陈某必亲为将军举荐。” “杨奉在此先谢过先生了。” 陈登告辞了杨奉,又赶去韩暹营中把同样的话又对他说了一遍。不出所料的,韩暹也答应反叛。 返回徐州的路上陈登心中欢喜,他根本和曹操不熟,不过到时杨奉他们把自己的举荐书呈给曹操。那自己就白捡了大功一件。想到此,不免脚步都轻快了好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