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佳话-《东厂督公》


    第(2/3)页

    在三边,他可能是最反感杨鹤这种“不杀流寇,与资返乡”政策的人。他一直都认为,与其给贼寇钱粮返乡,不如把钱粮拿来犒赏弟兄们,或者用来资助那些受流寇祸害的百姓。他很清楚这些流寇向来是打不过就降,降了再反,这种降兵他从内心深处认为,应该全部斩首。他也曾隐约跟杨鹤提过,但杨鹤给他的理由,居然是“杀俘不祥”!

    所以此后,他再也没提过此类建议。

    但现在他终于找到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了,而且这人还是大名鼎鼎的秦书淮,这让他颇有寻得知己的感觉。

    秦书淮说完,对洪承畴说道,“不知洪大人是如何以为的呢?”

    洪承畴点了点头,直言不讳地说道,“秦大人说的对,下官却与秦大人一般看法!三边流寇之所以猖獗,乃是剿不力而抚过盛也。”

    “哈哈!这么说洪大人与在下英雄所见略同咯?所以在下说与洪大人惺惺相惜,没有说错吧?”

    洪承畴呵呵一笑,道,“确实如此。下官见到少保,亦有寻得知己之感。”

    秦书淮点了点头,然后推心置腹地说道,“所以,洪大人,皇上此次才派我来三边,重新谋划剿寇事宜啊!”

    洪承畴心里微微一惊。

    他是个极聪明的人,很快在这句话里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三边的总督是杨鹤,如果皇上只是想重新谋划剿寇事宜,直接找杨鹤就可以了,为何要让秦少保过来?

    很显然,皇上要从杨鹤手里收回三边,但是又忌惮东林的势力。

    为什么忽然要收三边?是单纯因为杨鹤剿匪不力么?还是……皇上对东林忍无可忍了?

    他沉吟了一会后,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最大。

    原因?周延儒本可出任首辅,到现在还没上去,这不就是一个旁证吗?

    洪承畴面上不动声色,但在心里却是欣喜的。

    他与东林的关系不深,而且又得皇上器重,若是东林倒台,他绝对是极大的受益者。

    轻轻地呷了一口茶,他说道,“秦少保勇武善谋天下尽知,若能助杨督谋划三边剿寇事宜,相信必定能扭转乾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