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四章 舆论的发酵-《重生明朝当皇帝》
第(2/3)页
“咦,原来这些王爷们这么阔绰啊,吃了我们这么多血汗钱啊,如此说来,我大明朝真正可恶的还不是贪官污吏,反而是这些皇子皇孙啊。”
这里长在看见最新一期大明日报时不由得出了这样的一句感叹。
而一同样在看报的且操着河o南口音的老汉回道:“可不是吗,在我老家开o封,整个开o封府的好田好地几乎都是福王的,有一年大水,开封城被淹,全城的人要逃出城,那福王一家光是为了运走府里的粮食就雇佣了三万民夫!”
……
同样在南直隶南o京城,人们也忘记了游行和朝廷镇压一事,开始对最近报纸里提出的藩王之事品头论足。
大明日报的出现促进了皇家工程院对印刷技艺的改进,而印刷技艺的改进则催生了更多的报社出现。
报社的增多,信息的交流在大明朝开始变得越来越快而又简便,同时又让时事政治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以至于到现在,说家国天下事的不只是士大夫,贩夫走卒们也会通过报刊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过,很多时候,政治依旧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特别是在这个皇权还依旧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大明王朝。
因而作为中央报社性质的大明日报则成了政治风向标,凡是大明日报报道的就是最正确的政治风向。
所有,在大明日报一提出藩王之事后,各大报社也不甘落后,相继开始对藩王作为寄生虫,拖累大明累赘的观点和现象进一步的揭露和批判。
如蜀地的《天府日报》就提出“以举国之力豢养数十万无能之人,斯故天下究竟是朱氏一人之天下或是天下皆乃朱门之私产!”的激进观点。
畅销湖广的荆楚周刊,则直接抛出“藩王富则天下穷,藩王穷则天下富”的观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