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巡视完仓库后,朱由校就直接离开了通州城,并赶往了天o津。 此时的天o津虽不及后世繁华,但在此时的大明也算得上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颗明珠,是出通州城后的第一个通衢要地。 当然,更关键的是,新设立的大明船政局也建在在这里。 自从茅元仪实现蒸汽动力机的制造后,大明的科技展明显驶入了快车道。 现在的皇家工程院正尝试着将蒸汽动力这一原理运用到其他设备上,例如尝试着让马车真正变成车。 第一个提出这个尝试的正是皇家工程院的院判宋应星,他决定利用蒸汽动力机,并组织一次最大规模的团队去把朱由校丢在皇家工程院展览室的那个怪物研制出来。 而与此同时,已经将皇家织造局交接给其家兄茅元升后的茅元仪则自请研制一种能利用蒸汽机行进的船舶。 生活在江南的他对船并不陌生,特别是在从朱由校的资料上看见那些简直难以想象的船舶图片后,他这个愿望就更加强烈。 朱由校没有阻止他的想法,且当即就命他以工部右侍郎衔提督大明船政,并着即在原有的船厂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船厂,且取名为大明船政局。 大明船政局是今年四月朱由校下旨让工部右侍郎毕懋康主持建设的一个项目。 地址就选在天津,且朱由校当时还命东厂协助茅元仪找寻当年在龙江船厂、五虎门船厂、东o莞船厂的老工匠们,一起召到天o津来,重新开启大明的船舶制造。 等朱由校到达这里时,大明船政局虽还没正式投入生产,茅元仪研制的小汽轮也还没出现。 但整个船坞已经初具规模,在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下,当年随着郑和下西洋的那批老船工的技艺还没有完全失传。 一些失传船型又被重新复制出来,虽说这个也只有一定的历史再现意义,但却也让人再一次重温当年大明在海上的壮举。 朱由校离开天津后才改成了水路去山o东,而所乘御舟就由大明船政局制造,也算是大明船政局的第一个任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