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来此地诗会的人,学文都不会太低,自然能分辨出北辰诗歌中的深意,也是惊骇欲死,大唐盛世之下,诗歌的各派风格已基本定型,没有什么可以动摇。 可唯独北辰的诗,圆润而不失意境,讽刺却不显谩骂,既反映了世风日下的攀附现象,又批评了大唐盛世之下的风气。 北辰一顿,盯着所有人,语句豪迈激昂:“寒窗十年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诗句寓意,高啊,妙啊……” 杏园内有一位老学究,听到这最后一句,顿时就拍掌叫好,如果说前面都是无差别攻击的话,那最后这一句话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原来我贫居闹市,寒窗苦读十年也不是无人问津,只待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即是讽刺,又有激励人们奋努力的意思,当然高明。 “你!” 赵刚瞪大了眼,明显很吃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北辰竟然真的会作诗,而且听上去,要比他做的边塞诗好很多! “我很好,不过现在轮到我了……” 北辰的笑容很友好,可是落在周围人的眼里,怎么都觉得他的笑容很奸诈,就像是酝酿已久的阴谋得逞了一样。 面色一怔,不知道为什么,赵刚忽然有点心慌,总感要大祸临头一样,他吞了口口水,十分戒备的盯着北辰,表情严肃没有了刚刚的自信。 咧嘴一笑,北辰顺着身旁的清水溪流看去,恰好看到红墙外的半圆拱形桥,他眼珠子移动,喃喃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深吸了口气,北辰一指墙外,双眸迷离的喃喃:“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场哗然,再无半点声音,若说上一诗歌还有运气的成分,那这诗,就完全是文采了,一字一词,都将周围的环境,心绪带入其中,最后烘托出了古道瘦马不归家,断肠人流浪在天涯! “好诗,好诗啊,此诗可为传世之经典,为后人知!” 高台之上的王昌龄意外的开口,他是大诗人,德高望重,经他这么一说,自然没有人会怀疑这诗歌的质量。 众人四处望去,不远处的杏园处,的确有棵手腕粗细的枯藤,上方一颗乌鸦的确矗立巢穴,水流东去,经过石拱桥,有一户穷苦人家,此刻生起炊烟…… 向着周围打量了一番,有人纳闷:“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都有了,可古道之上,怎没见瘦马?” 周围人吃了一惊,皆是顺着河流看去,现了一条古道,不过却并没有瘦马的影子,众人诧异,皆是看向北辰。 北辰深意一笑没有说话,高台上的王昌龄却是一声淡笑:“他说的瘦马,并非真马,而是借喻于人,迷离在古道西风中之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