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天水围-《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三个人中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财神李”,一个是长实、和黄两家大型地产公司的董事长,还有一人是新界乡议局的主席。其实谁都是日理万机。

    但这场聚会是李轩组织的,李嘉城和刘旺发之前与李轩只是点头之交,但接到他的邀请之后,还是欣然应约。李轩的真正目的自然不是钓鱼。他只不过是借着钓鱼的轻松氛围,准备与其他两人谈一些事情而已。

    “之前天水围有几个鱼塘不错,可惜现在都已经被填平了!”刘旺发朝着西边不远处,一大片杂草丛生的地方说道,“李兄,你们长实不继续开发。港府接手之后直接就撂摊子了,估计一时半会儿也不见得能重新启动!”

    李轩和李嘉城都姓李,但两人在一起时,“李生”这个称呼十分自然的让给了名气更大、地位更高的李轩。于是刘旺发干脆称呼比自己年长七八岁的李嘉城为“李兄”。

    “之前香港地产业的市道很衰,港府财政连续两年出现赤字,自然没钱来开发天水围新市镇!不过中英达成协议后,香港的市道正越来越旺。

    现在市区早已经没有地皮,就连沙田、葵青等地区也都已经快开发得差不多了,港府早晚会向更北边的这些新市镇迁移人口!”

    李嘉城扶了扶眼镜,然后又对李轩笑了笑,“还是李生的东方集团厉害,我们这些人也就只能在香港一隅刨食,李生却是从全世界吸金!”

    早在一九七九年,李嘉城的长实公司,就伙同华润公司以及胡应彬的大宝地产公司,三方共同成立巍城有限公司,从天水围村的居民手中收购了大片的土地,准备在这里开发一个新市镇。

    港府虽然没有过多介入新界原住民的治理,但为了牢牢把土地政治利益把控在自己手中,特别出台了一个政策。新界的原住民除了每个男丁,有权在成年之后分到一块土地建丁屋之外,其余农地想要变更为商业用途,必须得到港府的审批。

    所以新界的居民们,虽然手中握有大量的土地,却只能进行收益微薄的农业种植。而许多地产商趁机从原住民手中低价收购大量土地,然后再去打通港府方面的审批关节。一旦能够把农地转化为商业用地,立刻就能获得巨额的利润。

    但是当时间走到1979年时,离新界租约期满还不到二十年了。1997年后的香港会走向何方,当时谁心理都没有底。香港的富豪们还真怕**来了之后,把一切收为国有!

    李嘉城和胡应彬十分精明的,把华润公司也拉了进来一起新成立巍城公司。他俩还十分大气的让华润得到了新公司51%的股份,可以对新公司完全控股。

    胡应彬的父亲是香港大名鼎鼎的“出租车大王”胡忠,胡忠成名比李嘉城还早。胡应彬的其中一个哥哥叫做胡应相,原先香港的第一高楼合和中心。就是胡应相名下的合和地产公司开发的。

    胡应彬虽然没有哥哥有名,但借助家族的财力,独立经营的大宝地产实力也不容小嘘。胡家和李嘉城一样都是香港巨富,他们之所以把对地产业并没有太多经验的华润公司拉进来。是因为华润与中旅、招商、中银一起,被港人合称为四大中资公司。这四家公司的一举一动,在许多香港人看来都代表了大-陆政府。

    而港府也干脆顺水推头的借此机会,来向大陆方面投石问路,于是天水围的土地变更。很顺利的就完成了审批手续。

    而天水围项目刚刚开始平整土地,香港报纸就铺天盖地的借华润公司来做文章,认为大陆方面已经默许了港府批售的新界土地买卖合约在九七后继续有效。

    当时内地方面迅速进行反驳,而华润公司也在中央的压力下,直接从天水围开发项目上抽身。于是巍城公司名下的所有土地,最终在1982年7月全部转让给港府,由港府来继续负责天水围新市镇的开发。

    可以说天水围项目从某种程度上,大大加速了中英两国正式开启香港问题谈判的进程。但就在港府接手天水围的所有土地之后不久,香港楼市开始崩盘,港府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开发天水围新市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