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小员工的日常(下)-《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相比于电视机、录像机、收音机等大产业。录像带业务并不算很起眼。但是这个不起眼只是相对于rca公司,每年高达几十亿美元的销售额来说的。而对香港的公司来说,这绝对是一张大饼。
刘畅当然没有权利决定项目的归属,但作为东方商事内部人员的他,却对东方集团挑选合作伙伴的标准一清二楚。而这对像方父这种摸不到门路的小老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方父在刘畅的指导下。很快制作出了一份符合东方集团口味的详细合作计划书。这份计划书里着重突出了方父的一系列竞争优势。
比如他有一个成熟的管理团队,不但在香港有一家工厂,还在去年与内地工厂新成立了一家合资工厂。有现成的工厂打底,他在扩大投资时,很快就能把新生产线的框架给搭起来,大大缩短工厂运营的磨合时间。
再比如方父之前在盒式磁带行业已经经营了六年,公司有了足够的技术积累。虽然录像带和录音带有许多区别,但两者的生产制造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这让方父比没在这个行业做过的其他投资者,有了不少的优势。
一份好的计划书可以尽最大可能的展现自己的优势,方父的计划书正是在刘畅的指导下,挠中了东方商事一干决策者的痒处,最后顺利脱颖而出。
方父直接获得了一份在未来三年,为rca公司代工制造1000万盒空白录像带的大订单。而这其中的功劳至少有70%要归在刘畅的头上。
刘畅为了方家的生意一直忙前忙后,方父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方倩倩最初向父亲介绍刘畅的身份时,只是说他是自己在入职培训时认识的一个同事。
但普通的同事关系,怎么可能让刘畅如此真心诚意的付出?方倩倩连普通话都刚刚学会说没多久,之前又怎么可能仅凭一个入职培训,就立刻和大陆的职员建立深厚友谊?再加之方倩倩最近这半年来。周末时不时就去过关去深海特区玩,精明的方父很快就猜出了一个大概。
虽然刘畅是个大陆仔,但方父和他打交道的这几个月中,对他的印象却很好。觉得这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后生仔!当时让方倩倩的父亲没想到的是,自己女儿看中的男朋友却是另有其人。
“唉,方倩倩,谁让你当初有眼无珠没挑中我,不然你父亲说不定就同意了。他对我可是非常看好!” 刘畅捋了捋额前的刘海,颇有几分自恋的说道。
“我家阿伟现在还在蓄力阶段,很快就会厚积薄发!他的一项发明,刚刚还由公司申请了全球专利!”方倩倩不屑白了刘畅一眼,然后给自己男友打气道。
“你爸不是看不上刘伟内地户口的身份嘛,我帮你家刘伟想个办法!几年前我和你男人来香港中大参加‘东方红’交流计划时,与一个同样是我们清华过来的黎老师关系非常好!
这位李老师交流期满后没有返回内地,而是被东方研究院给留了下来,现在已经是黎工程师了!黎工在东方研究院混的非常不错,手里的科研经费都是上百万港币起步。还已经有了独立开组招人的权利!
让你家刘伟给上面打个调职申请,然后再让黎工出面接收他。刘伟立刻就能转到香港去工作,等他到香港后努力工作,争取三五年内做出一些成绩,就可以要求公司帮他申请技术移民。然后摇身一变成为彻底的香港人,满足你父母想招香港女婿的要求!”刘畅举起酒瓶和好友轻轻碰了一下,笑着建议道。
“黎工在香港那边是做芯片设计的,而我大学读的是通信工程,两者根本就专业不对口!我觉得在深海这边也挺好的,真没必要非得调到香港去!”刘伟摇了摇头说道。
根据中英两国在去年年底达成的协议。国内每天可以签发75张单程证。所谓单程证就是可以无需经过英国签证官面试同意,罗湖海关就会无条件允许入关的证件,相当于和直接获得香港的移民资格差不多。
随着香港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港英当局从1980年开始改为使用即捕即解的移民政策。允许警察上街查身份证。被查到没有合法身份的非法移民即刻递解出境,这使得任何想要移民香港的人只能走合法途径。
而以现在每天75个名额计算,每年允许国内移民香港的总人数达到两万多人。这个数字看上去不少,但相对于实际的申请人数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没有足够的关系根本弄不到单程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