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贸易的讨论 二-《临高启明》


    第(3/3)页

    现实世界里中国国内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被打破的过程就是这样。并没有多少新概念,但是更便宜、稍微好用一点点的洋货倾销打破了原有的小范围经济体系。

    “这么说来,其实我们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外贸商品了。”

    “嗯,在我看来,三酸二碱一投产,我们最有优势的大众产品就是纸了。”

    纸的消费量非常巨大,消费层次又多,从写圣旨到擦屁股用,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纸。以穿越者掌握的化学制浆技术,在这个时空里足以让全国的纸作坊都倒闭――前提是穿越者的商业网络能够触及到全国。

    “缝衣针和火柴也可以。我们就立足于这三样产品的销售好了。”马千瞩说,“现在的贸易主力玻璃制品还是只能作为奢侈品啊。”

    “奢侈品也要一分为二的看。”文德嗣说,“玻璃镜子现在是奢侈品。按广州行情,鹅蛋镜都卖到上百两了。这样的价格只有那些有钱人能买得起――大家不要被出货量迷惑了,广州可是当时南中国最繁荣的城市,有钱人多一些罢了。我们要把市场的目光看得大一些。让那些中人之家也能消费得起。”

    “降价吗?”

    “不是单纯的降价。而是把产品的档次分出来。”文德嗣对这个问题考虑很久了。少量暴利的奢侈品,在总得盈利水平上是无法和海量的大众消费品相比的。只要看看20世纪的世界500强企业就能知道,占据企业规模、利润和销售数字宝座前列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提供普通大众消费品的企业。

    “镜子没技术难度,我们掌握了玻璃的制造技术之后,批量制造玻璃镜只是时间和原料供应上的问题了。”文德嗣说,“趁这个机会,开发一个完整的镜子产品系列。从卖给有钱人的等身的大玻璃镜子,到一般平民也能买得起的毛边小镜子,我们都要生产。”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