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束水攻沙-《大宋第一废柴神童》


    第(3/3)页

    “余幼年时,尝轺车所至,更数千里,日与役夫杂处畚锸苇萧间,沐风雨,裹风露。

    治水,当以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会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以河治河,以水攻沙。

    黄流最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则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载八斗之沙,非极迅溜,必致停滞。

    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有沙面,止见其高。

    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有河底,止见其卑。

    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

    ……防敌则曰边防,防河则曰堤防。边防者,防敌之内入也;堤防者,防水之外也。欲水之无出,而不戒于堤,是犹欲敌之无入,而忘备于边者矣。”

    写的好,王拱辰不禁拍案叫绝。

    这策论写的真是醍醐灌顶,且兼具个人经验,又切中要害。时务策中很好的总结了固有的修堤经验,每句皆见得功力。同时又创造性的,将堤防工作分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四种。

    因地制宜的,在黄河两岸植树造林,周密布置,配合运用等等细节上也处理的十分妥帖,如此人物,岂非能够救天下生民于水火?

    虽则,这字……写得丑了些,再一番看其余试题,也都勉勉强强的紧,但就这一篇治河策,也值得给过了。

    王拱辰一面心心念念想看看这是怎样一位神人,一面在那打卷子封写了龙飞凤舞的“取中”两个大字,接着,也不继续批改下面的卷子,就摊开奏本,开始就此写起奏折来。

    要让官家尽管知道此法,以挽救如今黄河肆虐的情形啊。

    王拱辰**了墨汁,开始下笔陈词。

    古人真没有辜负方仲永对他们识才、惜才能力的期望。王拱辰所看的热血沸腾的这篇时务策,正是方仲永试前写下来,让柴麟一字字背诵下来,答到卷子上的一篇。

    这法子在后世,被认为是封建时代的巅峰之作,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法,潘季驯一生治河,在强压纵横的明代朝堂屹立不倒,靠的,就是这两把治水的硬刷子。

    而这篇时务策,则是由潘季驯在《恭报三省直堤防告成疏》,《钦奉敕谕查理黄河疏》中所写的精华集结版。

    这法子,对于当时的大宋,真不可不谓之是一解燃眉之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