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长安乱始(更4000字)-《三国之吕布传奇》


    第(2/3)页

    徒然间,种邵猛地看着王允,双眼泛着血丝,如电的目光直直射向王允:“司徒大人,你现在不能乱,你快快想想办法,否则西凉军就快要杀到长安了”

    王允猛地起身,披在他身上的貂裘大氅也随着他的动作掉在地上,可是王允不管不顾,不断的在大厅内来回踱步,脸上写满了焦急,须臾,他转身指着马宇说道:“现在长安有多少兵马?”

    马宇沉思了一会,道:“此时长安境内有四支兵马可用,两支在长安外围,即左冯翊宋翼和右扶风王宏的郡国兵。还有一支是长安城中的西凉军李肃余部,另一支是来自巴蜀的叟兵!”

    “李肃和我共谋董卓,已经和我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宋翼王宏和我是至交,想必也会向我靠拢,叟兵刘焉派来的勤王之师,这也可以,只是这四支人马加起来不过只有两万,如何能抵挡得住西凉军的铁蹄?”王允摇摇头,深刻剖析了双方兵力,顿时就觉得这些兵马想要与西凉军打,简直是蜉蝣憾树,螳臂当车。

    种邵凝视着王允那张丘壑纵横的脸,在心里叹息一声,若不是他独断专横,也不会造成如今这种局面。不过事已至此,怪谁也没有用了,当下开口献计道:“王司徒,若想让西凉军回心转意,现在还有它途可寻!”

    王允闻言,就好像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一般,立即抓住种邵的肩膀问道:“申甫和有计,快快说来。”

    种邵不留痕迹地挣脱王允的双手,拱手道:“一,司大人立即派出西凉安抚使,用高官金帛安抚李傕、郭汜

    二,让皇甫知节去出任西凉军的统帅,要知道,皇甫知节系出凉州名门,德高望重,其忠心为国早已家喻户晓的事情,若是让他去安抚西凉军,必能震住西凉诸将。”

    王允扶案而坐,但是又感觉坐如针扎,又立即起身来回踱步,他觉得种邵的建议有利也有弊,让皇甫嵩去当西凉军的统帅,固然起到了安抚军心的作用,但是这样做却会引起朝中关中大臣们的疑心,毕竟西凉军还是有凉州人来统帅,还横桓在长安与关东的交通枢纽上,而关东士人才是自己是一边的,而皇甫嵩则属于关西那边的。相比之下,皇甫嵩出山弊大于利,而且若是皇甫嵩平此次叛成功,在朝中的威望必定会水涨船高,这是关东士族不希望看到的,汉光武帝将帝都东迁,关东士族好不容易压了关西士族一个头,如今岂能给关西士族崛起的机会?就算自己肯,那关东士族也不依,到头来影响的还不是自己的仕途。

    “申甫糊涂,那皇甫嵩是西凉人,岂能让他去统领这数万兵马?”敲定注意后,王允立即否定了种邵的建议。

    “可是……”种邵还欲在言,瞬间就被王允伸手打断:“没有什么可是的,董卓已除,西凉军的存在无足轻重,我们只要帮陛下将朝纲整顿好了,然后在将流散各地的大臣们聚拢回来,那才是国家大计!”

    种邵和马宇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无奈,当然,这一切都地落在了王允的眼中,冷哼一声,王允看向刘范道:“仲德,你立即派出使者联系各州刺史,让他们进入京勤王”

    刘范作为汉室宗亲,又是刘焉的长子,这件事由他来办最好不过,此时的王允,已经在心中开始描绘宏伟的蓝图起来,他在想,也许不久的将来,会有源源不断的兵马涌向长安,将西凉军打得溃不成军,而他也会被载入史册,成为名垂青史的忠臣。

    刘范不敢怠慢,立即躬身应诺一声,便健步迈出了王允府邸。种邵见到王允已经敲定了主意,在劝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当下和王宏一起施礼告退,王允不耐烦的挥挥手,示意他们早早退下。

    出了王允府邸,种邵仰头悲叹:“死了董卓,来了王允,难道大汉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王宏闻言,也跟着长叹一声:“乱天下者,必是王允竖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