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清末枭雄》


    第(1/3)页

    虽然说英国人不想登6,表示炮击完毕后就准备回横滨休整,但是中华帝国方面却是执意要登6鹿儿岛,并称不登6的话,日本人是不会屈服的。一看书?·1?·cc

    并引用了去年炮击下关作为例子。

    当初多国联合舰队炮击下关后,虽然也取得了部分军事成果,但是却没能使得长洲藩屈服,反而让使得长洲藩更加防备和敌视外国人。

    由于帝国的坚持,而且表示登6作战的时候,帝国的部队可以打前锋率先登6,所以英国人也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第三天,中英联军在舰队的掩护下,正式登6鹿儿岛,最先登6的是中华帝国皇家海军6战队以及皇家6军组成的一个临时混成团,一共约有一千三百人。

    登6后,他们第一时间就是朝着炮台起进攻,并和驻防炮台,试图修复炮台的日本萨摩藩部队生了交战。

    这些前来参战的萨摩藩军队在日本国内也不算弱了,装备了滑膛枪以及少量的米尼步枪,也不愧是日本四大强藩的军队。

    但是面对中英联军却是兵败如山倒,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造成这种差距的固然有双方武器的差距,中华军和英军的参战士兵清一色的后装步枪,而萨摩藩的士兵只有少量米尼步枪,大部分还是燧枪,火炮上的差距也多。

    不过除了武器差距外,还和军队的素质有关。

    中华军从余胜军时代开始,就是频作战,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详细的步兵战术已经从线列战术改为散兵战术,中华军的步兵连英法联军都能收拾掉,更别说这尚未开化的日本军队了。

    中华军强,英军自然也不弱,虽然前几年在上海栽了个跟头,但是人家英国很快就是反应了过来。如今他们的一线部队基本已经全面换装恩菲尔德1859后装步枪,而且英军也是常年全球作战,作战经验丰富的很,也多少使用了散兵战术。

    所以中英联军和萨摩藩的战争。就如同两个成年壮汉欺负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一样,虽然说出去很丢脸,但是过程绝对让人觉得舒爽轻松。

    就和后世日俄战争里的俄国人说的那样,这场战争就是一场武装行军。

    萨摩藩在三天时间里,先后组织了总数过五千人的军队。试图阻拦中英联军的进攻,但是都是遭到了失败,并损失惨重。

    当中英联军进军到鹿儿岛城门下的时候,中英联军的伤亡不过三十人,十五人死亡,其中有一个还是在过桥的时候自己摔死的。

    而萨摩藩方面呢,虽然早期的炮击中死伤不大,只有一两百人而已,但是后续为了阻拦中英联军的进攻,他们却是死伤惨重。阵亡至少过一千人,伤就更多了。

    当中英联军推进到鹿儿岛城的时候,萨摩藩方面终于是选择了屈服,并派人前来议和。

    这再不议和,中英联军就能直接打进鹿儿岛城,然后把整个鹿儿岛城夷为平地了。

    只是这一次的议和,它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比之前要大得多!

    其他先不说,光光是那三十万英镑的赔款就足够让萨摩藩上下为之哀嚎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