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捷报入深宫-《大明督师》


    第(2/3)页

    答应一声小跑着就冲了出去张罗。

    听着宫外响成一片的爆竹声,慢慢的打开吕汉强的奏折。

    吕汉强的奏折依旧没有冗长的开头,问了皇上好之后,就开始记叙自己这次勤王出兵的过程,以及安排,还有就是这次遭遇战的过程,但在这折子里,吕汉强却将这场遭遇战定性为战败。因为以伤亡合计二千五百精锐骑兵,却只逼退了镶红旗,且只是阵斩了一千五百建奴,在吕汉强来说,这是一场不划算的买卖。

    崇祯看着看着就笑了,“吕伴读依旧是实诚人,连个让朕高兴点的事情都不说。”小声的嘀咕,似乎在埋怨,但满暖阁的所有人都听得出这是一种快乐的嗔怪。

    然后崇祯继续往下看,看到下面就是好消息了,而且是巨大的好消息。

    吕汉强这次上报,为解决京畿之地各种军队无饷无粮的困境,他已经恳求忻州知府李卫东,紧急雇佣民夫,随军运来他查抄卖国奸商八大家的三百万银子,一百万石的粮食,一旦打通良乡与京城的通道,即便运钱粮入京。

    三百万银子,一百万粮食啊,这巨大的数字让一项穷惯了的的崇祯当时惊呆在那,好半天,突然问道:“王承恩,忻州知府李卫东是什么人?办事可牢靠?官声可清廉?”

    王承恩被崇祯突然的这么一问,闹了一个愣神,怎么看着看着吕汉强的奏折突然问起忻州知府的事情来啦。

    这也不怪他,这次吕汉强的折子是盖着南四府督师印签的密封折子,本来里面的内容就是实际,只想在崇祯心里弄个垫底的,至于外面怎么宣传,那是外面的事情,大捷的说法,还是随着折子一起进来的《大明新闻》紧急刊的号外才知道的。他哪里知道吕汉强还在里面说了那么多钱粮的事情?

    既然崇祯问了,王承恩就有点迷糊,天下官员车载斗量,谁还记得在他眼里看来,不过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的事情?

    正急的不知怎么才好的时候,正好曹化淳进来禀报夜宴与焰火准备的情况,看到王承恩扭捏尴尬,忙上前小声启奏道:“启奏万岁,李卫东,出身江南苏州,天启二年进士及第,外放山西五台做知县,崇祯二年六月动五台义勇百姓,剿灭闯塌天点灯子两股杆子,经吕伴读保举,万岁亲点为忻州知府。”曹化淳特意的加重了吕汉强的保举,然后悄悄的一捅王承恩,自己的话都说到这了,你也该记起是谁了吧。这露脸的事情不能都让自己占了,要不就得罪了王承恩,得罪王承恩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

    王承恩也想起来了,忙接着话题道“李卫东上任以来,官声很好,没有贪墨的呈报,尤其他一上任,便按照吕汉强的法子,自的在忻州展开以工代赈,安抚了大量流民百姓,更让忻州恢复了元气,因此二年底若不是内阁压着,一个政绩优越的评语是跑不了的。”说着话,王承恩还不忘给一直和自己不对付的东林内阁上个眼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