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默-《大明海风》
第(2/3)页
李默道:“是啊,可敬可佩啊,他是做了必死的准备啊,奈何即便如他这般惨烈,却依旧没能动得了严嵩这奸贼,真是太可惜了,严世藩还公然叫嚣,说什么‘任尔燎原火,自由东海水,实在是可恨至极”。
小天心想:“你这不是得了便宜卖乖么,要是没有杨继盛闹这一出,你以为严嵩还能容你蹦跶这么久?”
小天道:“杨继盛的折子,天下人都知道了,其慷慨激昂,正气凛然,确实让人动容。可多少还是有些夸大之处,真要向他说的那样,岂不是说咱们陛下都被严阁老操控了?陛下真要相信他那封折子,先就得承认自己是个昏君”。
李默道:“皇上自然是圣明的,可是皇上尊崇的,是黄老之道,欲效仿文景二帝,这天下,说是严嵩一手遮天,也未必就是错了,文景二朝,那时国库越来越富,可到了我朝,明明不见什么大的花销,却是越来越穷,难道,这不是严嵩之过么?”
小天沉默没有说话,这话题已经扯到嘉靖的治国方法上了,这样的话小天是不方便开口的。
文景之治,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就是俩皇帝勤俭节约,没有大工程,攒钱给汉武帝打仗,这当然没错,不过更重要的不是攒钱,而是攒人口。初汉时人口凋零,经历二朝才回过元气,这才奠定了雄汉的基础。
可嘉靖不同。嘉靖的问题其实是人口过剩。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养活大明六千万百姓多少有些困难,更重要的是宗室的数量比建国初年翻了何止百倍,每一个都要花费大量的钱粮来供养,而且他们每个人都兼并大量土地,还不交税,农民的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这才是大明危机的根源。
这时候,最应该干的是改革,确实不适合嘉靖的黄老之治。
当然,嘉靖未必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应该是懒的。相比自己费力不讨好,他似乎更愿意将这个烂摊子交给自己儿子去处理。
所以说,这一切很难说是严嵩的错,只要嘉靖还在,换了谁做那个位置,也不见得就能强哪去。当然,这话小天也就心里想想,不会说出来。
李默却越骂越激动,一口一个奸党,到最后情绪高涨,直接就骂严嵩是个老不死的。
平心而论,小天虽然不认可李默的许多说法,但其实心里还是尊重李默的。清流有许多毛病,最典型的就是夸夸其谈,一个个都跟愤青似的,动嘴都是大才,动手做事也未必就比严党强了,圣人的话是拿来读的,拿来做事却是百无一用。
但至少,人品好的官,官品基本上都不错,所谓浊流媚上,清流邀名,邀名至少得为百姓做些实在事儿,而媚上,就干脆把精力都放在拍马屁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