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改稻为桑-《大明海风》


    第(2/3)页

    小天听了半天,半懂不懂的点了点头。

    严嵩接着道:“这些利润中,六成的利润都是丝绸,没错吧”

    小天还是只能点头。

    严嵩继续说道:“生丝不比茶叶,历来多是靠江浙产的,没办法,气候使然么,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江浙一带能不能多产这么多的生丝,朝廷议论,主要也是在这里,定远侯了解了吧”

    小天又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不能让江浙多产些生丝么”

    徐阶道:“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江浙地区,号称七山二水一分田,稻子都不够吃,要想多产足足够织五十五万匹丝绸的生丝,几乎绝无可能”

    小天道:“可以让他们多多种桑,粮食不够可以从邻省调拨,从邻省买不就行了”。

    严嵩也道:“我同意定远侯的说法,江浙一带每年都要从外省多调一百多万担的粮食,今年就是全种上桑,也无非再往那多调一些就是了”。

    徐阶却道:“先不说邻省又没有这么多的粮食,即使有,这么多的粮食,必然导致江浙一带的粮食涨价”

    严嵩沉默了一会道:“国事艰难,也只有苦一苦百姓了”

    小天这才明白为啥会有这么大的争论。原来徐阶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上,江浙的农民全种上了桑,粮食肯定要大涨的,别说江浙,就连邻省的粮价恐怕也要跟着涨,许多百姓生活的已经很不易了,吃饱饭都困难,这粮食再一涨价,恐怕弄不好都会有人饿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