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悼亡词(中)-《冥酒推销员》


    第(1/3)页

    然而捧哏的人总是无处不在,几个五大三粗的队员早就看我不顺眼,就主动冲出来,嘻嘻哈哈连拉带推地就把我贡献了出去。Δ笔趣  阁Ww』W.  biqUwU.Cc

    好吧,我是个善良的人;虽然不情愿,但却不愿意因此而败了大家的兴……

    出力气活的第一步,是从杨家抬出一只许久不曾使用的大木甑来、洗洗涮涮弄干净了,然后再放满一大盆水来浸泡它。

    话说我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炊事用具!

    从外表来看,它有双手一环抱那么粗,卸掉里面的隔衬以后它更像一只没有底的大木桶。事实上它的主要构件就是三样:甑身,用竹条编制成倒扣的盘子状、可以卡在甑腰以下部位的隔衬,以及用秧草编扎而成、样子很像斗笠或者倒扣的碗状的甑盖。

    能和大木甑相配的,是杨家土灶上的那口大铁锅,现在也被洗刷得锃亮的了。

    灶台前面,杨家爸爸已经抱来很多劈成条块状的木柴,经过一两年的陈放都已经干透了。

    这些情景都有队员主动开了数码相机进行拍照和视频录制。

    据此我初步判断杨英翠应该是打算给大家做蒸食。

    杨英翠倒也不藏着掖着,告诉我们说,今早要做的主食就是蒸米饭团子,大家就等着瞧好吧!待会外出时还可以带一部分作为干粮。

    接下来是淘米,二十多个人吃的米也真是不少!

    不过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标哥也就到物资车上提来一袋十公斤重的优质香稻米,足够了!

    接下来才真正开始了苦活累活。

    杨英翠让我们轮流着,用舂礁来加工一些搭配食物和调味品。

    舂碓这种东西同样也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的农家用具。

    这时小师叔璇真也来到旁边看热闹,她就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向我们介绍说,舂碓在过去可是乡下每天必然用到的、用来给稻米脱壳或者舂制粉状物品的工具。

    从外形上来看,舂碓的样子很象一只蜻蜓、或者一只变形了的十字架。

    大致来说,在“蜻蜓”的尾部,是用力向下踩的地方,相应地就在地面上往下挖了一道条状的浅坑,大约有三十多厘米。

    “蜻蜓”的翼部在中部位置稍偏前一点,由一根圆木构成,起到半转轴的作用,也就是杠杆的支点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