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落日旌旗大将坛(本卷终)-《大国杀》


    第(3/3)页

    只见这位王爷,外族人那样的英俊面庞,头是金黄色的,不是本族人的黑;体格健硕,孔武有力,倒也是英气逼人;骑在健壮高大的混血马上,还披着中央大6军队将领装逼专用紫色斗篷;如果不是那身帝国元帅鎏金甲,这明明是个外国人将军啊。

    不,这简直就是个外国将军。就是个中央大6国家来的外国将军穿着帝国元帅鎏金软甲。因为那些士兵,那些拿着新式武器的战兵都是外国人样子,只是这些人高大身材体格健壮倒是跟本族人这个战兵民族一致。

    尽管如此,仪式一切照旧,照旧……市民们欢呼雀跃,尤其是那些被征服的外族人,觉着腰杆瞬间就硬朗了。

    欢迎,觐见,宣旨,看赏,……那天白天的活动进行的很顺利。

    皇帝赏了海都王爷领地,赏了海都家人各种爵位,赏了海都本人6o大箱黄金,跟随护送海都的新式军队共约2ooo官兵,重约75o公斤白银的第纳尔银币……所有海都王爷麾下有功将领,赐皇家金丝软甲,另赐黄金一箱。

    礼尚往来,海都王爷肯定也是带足了贡品。

    一个精致的鎏金雕花白银制箱子,里面是战后各种条约的原件。“呈交陛下御览备案。”

    2ooo箱缴获自所罗门要塞的军火,但都是轻武器,海都编练新军,重武器短缺。3ooo支新式后装步枪,5oo箱子弹。“以备禁卫军紧急之用。”

    499箱来自所罗门要塞的珍宝。要塞守军原装箱子,封条都未开封。“所罗门要塞,原封珍宝499箱呈上。”

    25oo个箱子,呵呵不少了。

    …………

    晚宴后,皇帝跟这位王爷彻夜长谈,学习那些治国之道,强军之道。海都王爷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种君臣二人会议持续了三天之久。皇帝充分了解到了中央大6国家的文明先进和这些新式军队的强大。

    随后,皇帝又派了两个能臣陪海都王爷四处游玩,让他们也跟海都王爷学点本事;计划再招待海都王爷一周,凑齐十天,也算是尽了礼数。

    两天后,王妃们私下传的蓝色绿色笑话、妖女谣言却让皇帝不爽了。

    “xxx偷偷去了海都王爷的寝室,摸了王爷一把。”

    “王爷跟xxososo了,感觉比皇帝强多了。”

    “xxxx可能要生个金宝宝了,比皇帝那些黑头孩子好多了。”

    宫里长舌头女人的言论最多是推波助澜,真正有力量的言论还是来自朝堂之上和市井之下。

    “海都当皇帝要比这个丑八怪当皇帝强”,这类言论也在民间广泛流行开来,这可是民心所向,被征服的外族人民心所向。大臣们必然是少不了奏奏奏,主要内容成了“海都要谋反”。

    “也算是帮能臣”的莞尔磐石一伙是这帮奏臣当中最有水平的,写的奏本自然也是有理有据,让人看着靠谱,有一定的可信任指数,公信力够级别。

    “至于你信不信,皇帝反正是信了。”

    这时候又出了事。海都王爷送来的那些条约文件——海都王爷俨然是在没有任何授权的情况下行使着帝国皇帝的权力。字面上显示,海都自己和外国人都把这位王爷当做帝国皇帝了。

    皇帝感到了空前的危机,远胜前线战败和外敌入侵,“这实在太可怕了。在中央大6国家眼里,海都就是这个国家的皇帝,那我是什么!!??”

    面向丑陋凶恶的纯种本族人皇帝开始有些担心,这些漂亮外族妃子们恐怕要被大堂兄睡了,她们心里一直盼着呢。“这些肤浅的女人,就知道看钱看脸看下面。”

    “还有都城外驻扎的新式军队,这可是个心腹大患。那2ooo多人可是有新式大炮的,好像真的是专业的攻城部队。(海都护军是一个步兵团建制,另带了一个新式火炮重炮连。)要知道,都的城防可比不上所罗门要塞,都的防卫军和皇宫禁卫军可都是旧装备军队。不过,海都贡品里是有新式武器的。”

    “可他要谋反还会给我新式武器??这就自相矛盾了。”皇帝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

    “那就把这些新式武器给禁卫军。以备紧急之用。”

    这些库存一开箱就出事了。尼玛,很多箱子居然都是用过的旧枪,倒也是比帝**自用的好。

    “什么,旧枪?!那就全部开箱看看,海都送来的全部贡品都打开看看。”

    “圣上有令,2499箱贡品全部开箱验货。”

    悲剧啊,悲剧啊,直接太雷人了。

    15oo箱新式步枪全部都是圣殿骑士团用过的旧枪,共3ooo支步枪,全是前膛枪。子弹箱倒是满满的子弹,后装枪的击式纸壳米涅弹。

    (圣殿骑士团野战部队换装新式后装步枪,换下的老步枪装入新枪包装木箱,存入军火库房,寻找合适买主卖掉。武器仓库里只是在门口位置放了最多一两百箱新式步枪,以便补充训练损耗。老式步枪子弹是分库放的,新式步枪子弹跟步枪箱子在一个仓库。没有谁会给部队准备翻倍数量的单兵枪械。很明显,海都的士兵只开箱看了那些门口的箱子,于是认为所有这样的箱子都是新式步枪。)

    海都王爷貌似要悲剧哦。这批不对口军火直接可以作为他要谋反的旁证。

    499箱子珍宝就更雷人了。

    这精美箱子木头够重够厚,里面的东西就轻了。

    各种账本,各种文书,各种地契,居然还有各种商业合同,手书日记,图纸,甚至还有女人的毛,衣物。

    不过倒也是有几箱珠宝,大大的箱子里放了个盒子,盒子里放了一枚戒指和一封信。

    (这其实是所罗门要塞银行的代管代存私人保险箱,里面到底有什么,实在是不好说的。攻占金库的军官没找到成堆的黄金,为了表功只好拆了n多箱子,凑了满满两箱珠宝。可海都却以为所有箱子里都是珠宝。)

    这个故事似再次告诉我们,开箱验货,真的很重要。做国际贸易,很多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开箱事件当天,海都王爷就被软禁了,主要随从也全部被捕,护军也被包围了。

    朝堂之上,对海都是否要谋反,该怎么处理海都,争论不休。

    其实对阿史那思迪奥皇帝来说,海都是否真心谋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得让海都死。他在看了那些条约之后就定死了这个主意。羡慕嫉妒恨只是次要的。皇权最重要的支撑物就是威望,其次是血统。他海都是皇族,他海都的威望已远远在我之上……不管这个堂兄多么有本事,对这个国家多么有用,自幼在权力斗争圈子里长大的阿史那思迪奥皇帝都不在乎,“海都不能留”。在一年后,调查一再证明海都冤枉,事出巧合之后,他的决意也始终是——杀,“海都必须死”。

    封建君王心中从来都没有对错,只有垄断权力的手段和阴谋。

    那时候,3ooo支旧步枪,完全不对口的5oo箱子弹,几乎完全坐实了物证,但那也只是旁证。必须要有一个人证,这个人必须要有分量,也许在随从里面就有。几乎在被收押的当天,随从们就开始遭受严刑拷打了。

    对帝国监察部门来说,必须搞到证据。海都是帝国的王爷,帝国北方军队主将,国之栋梁,要处死海大人都必须证据确凿,所有证据必须齐备。那时的他们也只有从这些看似无辜者身上试着弄些有价值的东西了。

    令御史监察和满朝文武都没想到的是,这个人自己蹦出来了,在随从们被收押第二天的,这个人就突然出现了。

    ho?

    扎尔洪范

    海都对他的介绍:原为威尼斯军队贵族将领,北方帝**高阶将军,所罗门要塞战役副总指挥,帝国北方军区高级幕僚长……所罗门战役第一功臣勋将。自然,一箱黄金和金丝软甲也少不了他那份。

    历史对他的评价:一个人渣,有本事的人渣,会看风水的人渣。

    在威尼斯军队中任准将时,醉酒开枪打死上级沦为杀人犯。被收押后,在亲戚协助下收买看守越狱外逃成了逃犯,逃亡所罗门要塞。

    在所罗门要塞前卫要塞,他知道炮弹可能快打光了(当时剩了二成),火炮也因高射击,高温导致液压管爆裂,只剩下5门能正常使用了。“这前卫要塞药玩。”看事不妙人家果断当了逃兵。被海都俘虏时,正在带亲信逃跑途中,“想去敌军司令部遗址点死人财”。海都看出这位敌军军官与众不同似乎很有本事。重金收买下,弘范毫不留情的背叛了好心收留他的圣殿骑士团,给敌军献策献良策,攻破所罗门要塞。

    塔斯曼帝国都洛塔,这位擅长选择自己命运走向的军事人才被投入监牢当天就看出风头变了,得赶紧重新站队了。

    这次这位叛徒又要当叛徒了。必须马上背叛重用他的阿史那海都王爷,陷害恩人海都王爷……至少这样不会遭受皮肉之苦。在皇帝阿史那思迪奥利诱下,这位扎扎挥专业技术特长作伪证陷害海都,颇具军事天赋的贵族将领很快就供述了一份海都攻入都弑君夺位的称帝作战计划。海都谋反这纯属推测臆断的事就这样坐实了。

    然而,阿史那思迪奥的位子并不稳,国内国外都是这样,他是不能说海都谋反的,甚至不能马上处死海都。只有把他软禁关押。一张圣旨颁到护军军营,海都王爷当上了摄政亲王,令他们护送赏赐的黄金回王爷封地,每人再加给赏赐1o个大第纳尔。为防止护军生疑,扎尔洪范还到兵营配合表演了一番。

    连骗带哄的送走了护军,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帮助海都了。该考虑海都继任者的事情了。海都的养子,阿史那伯特,这孩子几年前我见过,就是他了,也只有他了,封地的官员和军队也都能接受他,我也能接受。几个月后,那里成了阿史那波特的封地。(阿史那伯特,海都养子,来自另一脉皇族。但后世考证这位是海都王爷亲生,被送往外省皇族家寄养,又被以养子身份接回。)

    继承海都封地的阿史那伯特把海都遗留的顶层变革设计进一步制度化,成为北部特区的“宪法”。这是一种类似于君主立宪的制度。

    经济上,北部特区也是相对独立的。阿史那伯特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在海都身边长大,颇具远见卓识,对经济的管理能力远在任何阿史那纯种货之上。北方金元和金本位最终被保留下来,

    军事上,海都的队伍没有受到牵连,帝国还需要他们镇守北疆。守卫区也扩到了,原来的北部边境军区并入他们的北部军区。与那些热衷于听命于皇帝的内地部队不同,他们更像是这里被统治者的军队,平民自己的军队。

    ………

    一直在软禁中的阿史那海都王爷早就嗅出了一丝危险的味道,可他什么也做不了。一年后的一天,一纸圣旨和一杯毒酒送到了海都的豪华监狱。罪名“强占国家金矿,型非法货币,擅自改组军队,私自进口武器,放权外族贱类,任命敌军为将,僭越行使皇权“,皇上特命毒酒一杯赐死海都王爷。此前,海都与皇帝商谈过多次国策,总是不欢而散,但双方在一点上从来都是一致的——重用扎尔洪范。两位堂兄弟最后一次对话后不久,皇帝狂杀朝内守旧大臣,莞尔磐石一伙等悉数被杀。海都王爷死后,依然没能回到封地,化作一坛子骨灰,入了罗塔附近的皇陵。

    作为叛徒加人才,扎尔洪范自然是走不了了。一开始,皇帝也软禁了他。出于好奇,还多次找这位外国贵族聊天。几次下来,皇帝现他是位难得的人才,海都果然慧眼识珠。

    海都死后,扎尔洪范成了阿史那思迪奥的高级国事顾问。他同时也是都某贵族的上门女婿,那时他可是皇帝眼中的红人。扎尔洪范还是公认的塔斯曼帝国新式海军缔造者之一,或者是除“铁血皇帝”外,仅有的一位。据考证,此人是罗科德尔角海战,参战帝**海军指挥官、帝国海军总司令萨米哈洛尔上将的父亲。

    可以说,扎尔洪范就是阿史那海都送给帝国的种子,而他对海都始终都心存感激和愧疚,曾多次祭拜海都灵柩。

    种子,阿史那思迪奥皇帝手中有了这一颗种子,虽然看上去也是一颗变革的种子,但在皇帝威权之下却是一颗只限于军备变革的种子。大敌当前,危局之中,阿史那思迪奥只求国强,国强。军备!军备!军备!重要的话说三遍。

    也许会让这个古老国家走向强盛,也许会让这个衰老的帝国走向死亡。帝国自此也走向了变革,不是海都这脉的平等自由求富求强的变革,而是迅有效立竿见影的军备竞赛模式变革。

    B世纪军备竞赛,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场全球军备竞赛,一场完全改变世界力量对比的国与国赛跑。

    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军备竞赛的——军备竞赛是指和平时期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互为假想敌、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竞赛。各国之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生的战争,竞相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实力。军备竞赛是一种预防式的军事对抗,他可以通过平衡双方军事力量的方式抑制阻止战争。军备竞赛是不流血的战争,似乎只赔钱不赔命但塔斯曼帝国从那时起就买来了或者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塔斯曼帝国,曾经的世界三大强国之一,在工业革命中趋于沉沦,在军备竞赛中走向了灭亡。

    B世纪96年,塔斯曼帝国灭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