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西线孤军-《大国杀》
第(2/3)页
城外各部落的残存草原骑兵迎了上去,老弱妇孺则向南奔逃。汉莫拉比酋长和他家二公子,康斯坦丁伯爵,在城楼上注视着这场两军对决。
部落骑兵们冲向敌军,接近敌军的同时用手中的各种枪械向敌军射击。敌军骑兵不慌不忙,依然以原有的节奏向前缓慢前进,突然,敌军停止前进了,敌兵在马上举枪射击。只见敌阵中闪耀着一片步枪射击的火光,接近敌军中的草原骑兵们纷纷倒毙马下。
塔斯曼帝**与这些草原人交手多次,对这些草原军的战术作了细致的总结研究。
一,武器使用上绝壁是从来不看说明书。草原军在使用武器上最大特点,不管用啥子火器,从来不精确瞄准,只对准大致方向就胡乱射击。这一缺点在草原军队眼里却是个有点,而且是是必须的——骑在马上与对手互射,恐怕没等你瞄准了,人家的子弹早就把你放倒了。不瞄准就开枪,这点跟甲午战争中野猪皮家的军队有几分相似,后果也同样的致命。在大部分有效标尺射击距离内,草原军骑兵的射击不是在向敌人开火,而是在告诉敌人我在这里快向我开火。
二,部队编制方面,雷死全世界所有正规军。部队编制上,各部落完全是自由挥,率性而为;各部落都是自己搞自己的那一套,甚至部落内军队建制也是五花八门。更确切更符合实际的说法,这些草原军队压根就没有编制。这直接造成了各部之间和各部不同部队之间极大的不均衡,对非该部落的指挥官来说,几乎所有的草原军队都没法作为已知确切的武装力量投入战斗。即使是科洛尔部落成建制的部队也没有依照部队编制投入战斗,这也就谈不上所谓编制内兵种战术协同了。
三,乎想象的战术,古典之古典。或许应该说草原军队压根就没啥子战术,只会冲,冲,冲,豚猪冲锋,散兵游勇作死范,蠢的不可理喻。这可不是当年大日本帝国皇军送死队最后时刻的万岁冲锋,恐怕比那个更为原始低等。明明可以使用合理的战术取得战斗胜利,但却是傻子般自由主义野蛮进攻。可是,你要知道,这些骑兵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些贫穷的牧人,他们几天前才刚刚拿到枪,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军事训练,也就谈不上什么战术和纪律了。这些草原老百姓有迎着子弹冲阵的勇气就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四,悲催后勤,怀旧式后勤,令塔斯曼帝**怀旧的后勤供应体系。很久以前,塔斯曼帝**的后勤也是这样子的。那大概是1ooo多年前了,战士们自备武器,盔甲,干粮,马匹。1ooo多年前,野蛮人模式的后勤,虽说不是全部指望以战养战,至少也是没有统一的后勤供应体系。这一模式唯一的好处是可以以低廉的价格组织起一支部队,坏处很多太多,至少将领们打完一仗前都不知道自己手下是什么样的部队,这样的部队战斗力往往难以持久,绝对经不起消耗战,若是一路胜仗尚可维持锋芒,一旦战败丢了辎重或缴获不多补充不足,那接下来就该上演灭亡序曲了。
五,轻重武器射程都远不如帝**。重武器方面,小口径迫击炮比不过正规重型火炮,这是肯定的。轻武器方面,那可是被坑惨了。重机枪,康斯坦丁伯爵从来都是卖二等品,还是商业型号,枪管要比本**队自用的短2o公分;卡宾枪,改自手枪,打的也是手枪弹,毛瑟手枪,虽使用的都是号称大威力枪弹,但两者威力和射程绝对是比不上真正步枪的。这一武器上的缺陷使得草原军在跟帝**作战时总有一段几百米的纯挨打区间,一段必须用死尸铺路的距离。(这应该归功于那位落魄贵族军火贩子康斯坦丁伯爵。)
最后的时刻,最后的草原军队,依然是这个范,也只能是这个范。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进化,这些野蛮人也缺乏相应的战场实用战术进化反馈系统;再说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像n年之后的蒙古人,看上去依然是一副野蛮人模样,野猪皮的后人亮相江苏卫视《非常勿扰》,还是浑身鞑子气。
草原人散兵游勇在帝**骑兵墙面前就如同温柔型波浪拍击防波堤,散了,完了,死绝了。随后帝**开始扫荡城堡周边,来不及撤走的草原人纷纷进入城堡避难。当天下午,这个方圆两三公里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古老城堡里挤满了各类避难者。城堡外,屠杀进行式正在上演,帝**骑兵墙分成多个组,一路扫掠,一地死尸,草原人的死尸。傍晚,帝**撤了,残余幸存者进了城堡。深夜,自称来自南方的幸存者带回来一个极度恐怖,无比糟糕的坏消息——南边,逃难必经之路,帝**早就在那里了,想要逃走的人几乎都被帝**杀了。
这一恐怖信息和当天的惨烈战况让汉莫拉比酋长陷入了极为复杂的情绪状态。
恐惧,失落,悲戚,懊悔,恼怒……种种负面情绪笼罩着酋长的心,同样也占据着每个高层头羊的心灵。
战,失败,又是失败,总是失败,屡战屡败;逃,何处可逃,无路可逃,唯一的逃路现已是死路一条;降,帝**不会接受叛逆者的投降,恐怕草原军也早就没了这个资本。剩下的只有死,依照帝**古时候的惯例,杀掉所有男人,女人作为奴隶,也许这就是结局,很快就会上演的结局。
地理位置上,距离塔斯曼帝国都最近的起义;政治影响层面,帝国叛乱者最先实施的建国;涉及人员规模上,帝国境内最大人口规模的叛乱,也是涉及领土面积最大的叛乱。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一悲催的民族一再铤而走险,作死再作死,最终被逼入了亡族灭种的绝境。曾经遍布整个草原人丁兴旺的古老民族,眼下只剩下这古城堡里聚集的避难者和保护他们的科尔洛部落主力师部队。
当天夜里,古城堡里几乎所有大牌头羊都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作战会议开了一个小时。二公子坚决要求依靠顾问团训练的主力师打破包围圈,逃去南方。这支部队杀出一条生路,也许有可能,在5月18日下午完全有可能,但是随着更多帝**的到来,这种可能越来越小。所有人都同意这一看法,意见前所未有的一致。随后,突围准备工作紧张的进行着,计划第二天天一亮就杀出去,一路向南,奔向希望,只要能突出去,突围到国外,民族血脉就会有延续下去的希望。
酋长认为,帝**先头骑兵部队才到,步兵和炮兵应该来的没那么快,明天上午能打出去。有人主张趁夜突围,可草原军队从来就没有夜间作战的经验,酋长对此没信心,多数人将领也是这样。
可能只有极少数人,趁着夜色离开了,其中就有部分选择不辞而别的军事顾问,其他暂时还没走的军事顾问也早就打算离开了。
达拉维拉尔之战后,伯爵和他的部下都很明白这几乎就是最后了,也许该分手了,他们建议伯爵出面再要些钱,分给大家,然后大家离开。伯爵劝说大家集体行动到了南边再分,集体行动安全些。不过那些有军事经验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人越多目标越大。那些走了的人觉着要是再拖下去,到了最后的最后,恐怕结局会很悲惨,所以他们选择不辞而别。这些人结局怎样,是死是活,伯爵也说不上来。最后的最后时刻,5月19日上午,军事顾问团只剩下不到7o个人了。
5月19日,审判日,这一民族能否继续存在,就看明天的战况了。然而,命运跟这个民族的傻瓜们开了个大玩笑。帝**重型炮兵部队是和在主力骑兵部队一起行动的。马匹牵引着大量重炮在骑兵护卫下高前进,重型炮兵和主力骑兵部队距离前锋骑兵部队始终也就一天的行程。此时得知前锋骑兵已经截住了南逃敌军,主力部队选择夜间行军高突进,最迟第二天上午将赶着这一地区。
5月19日,新的一天,阿卡纳托雷率领的帝**主力部队随着新的太阳一起出现在这座古老城堡的地平线上。那条早晨,帝**四面围城,在城下摆开了阵势。突围去南边国外,恐怕已经是镜花水月,根本不可能了。这一民族的逃亡之路似乎到了终点,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古堡里每个人。
帝**重炮部队集中到了城南,貌似是计划在从那里攻城。古城南门外,阿卡纳托雷高傲的骑在马上,他身后不远处,炮兵正在进行射击准备。与城内等死的敌军相比,这位将军其实更紧张——他带来的那些大炮没有炮弹,为了加快进军度,舍弃了辎重,本来这些炮也不想带着了,可考虑到大炮的威慑力,还是带上了。
辎重部队黄昏之前就能到,不过能提供炮弹也不多,平均每门炮只有5。更糟的是,这些炮弹引信过期了,不见得能响,不能开炮,一开炮就露馅。运输炮弹的补给车队离这里至少还有三天的路程,他的部队也只携带了有少量单兵弹药了,他摆出这个铁桶围城阵势是为了虚张声势,如果敌人不要命的冲出来,恐怕他只有打光弹药后逃命。另外,窝儿察布的部队正在其他地区扫荡,得到消息后也在往这里赶,预计最早明天就要到了。这位将军的部队,重炮更多,弹药也还是有些的。这意味着帝**攻城行动最早也只能在5月21日展开。在真正具备攻城能力之前,完全指望阿卡纳托雷唱戏——拖刀记或者说攻防版本的空城计。对于被围在城里的草原人会不会上当,能否安静等死直至友军赶来,阿卡纳托雷心里没底。正在这位将军忐忑踟躇之际,城门开了——敌军出来了,只有一个人。I敌人要比他预计的愚蠢,一个财立功的好机会送上门了。
面对着围城的帝**,城内的草原人一片悲戚,命运遗弃了他们,死亡即将降临。其实这时候完全可以奋力一搏,杀出去,也许部分人会有条活路,这一族人不至于灭绝。可是在达拉维拉尔的惨败完全让他们失去了面对强大帝**主动进攻的勇气。这些野蛮人信仰天神,认为命运的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既然灭绝的命运降临了,神要他们死绝,那就接受这个悲惨的结果吧。可在无神论者和基督徒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去决定的,即使死到临头,那也要奋力一搏,只有你自己去搏斗,上帝才会保佑你,命运才会改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