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断头台上(北线)-《大国杀》


    第(3/3)页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绝壁伟大的明,各个文明国家纷纷仿效。B世纪6o年代,毒气弹问世,B世纪7o年代,这一高效武器成为各强国的普遍装备。B世纪7o年代中期起,各殖民强国普遍使用这种武器对付殖民地叛乱分子,或者开拓新殖民地。对付核武的最有效方式是使用更多的核武指向对方。(和平主义圣母的弃核说教那就像吃了屎的狗在放屁。核武是人类最伟大的明,只能扬光大,让我们在外太空也部署足量的核弹吧!!)同样,对付毒气弹的最有效手段绝不是每人一个防毒面具,而是射更多更厉害的毒气弹或者病毒弹。至于和平主义猪的“我抗议”,这傻子搞笑吗??暗黑丛林里,不想被砍,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手持利剑。正式在这个意义上,B世纪8o年代早期,塔斯曼帝国大量进口了氯气毒气弹,从这一战役使用效果来看,此物果然是杀敌利器,即使引信过期照样也能高效杀敌。

    。。

    前线战败又失去了后勤囤积点,金川草原酋长国的大土豪酋长们只有逃走了,可从敌人眼皮底下走,绝对没那么容易。

    15时1o分,土围子里的帝**杀了出来,投入了仅有的一个骑兵师,向着草原酋长们的幕府军帐杀去。酋长们此时正在扯皮,互相抱怨。

    15时4o分,这个骑兵师杀到酋长们跟前了,酋长们的精锐警卫部队嚎叫着迎了上去,他们对自己获胜似乎很有信心。酋长们也是如此,第一,这些警卫们都是百里挑一的骑兵好手,其二,参战的自家骑兵数量可是多于敌军的。凭借这两点足以教训一下帝**,给他们来场歼灭战。

    15时45分,双方开始接触了。塔斯曼帝国骑兵的度也不是很快,但是队形级密。

    只见高飞奔迎上去的草原骑兵纷纷在对方的冲击阵前倒毙下马,人数并不占优,质量也绝对居于劣势的帝**反倒平推横扫了前往教训他们的草原顶级骑手。即使在草原人最擅长的肉搏战中,可怜的精锐骑兵们依然被帝**碾压而过。

    在这些帝国骑兵的密集队列中,纪律似乎至高无上,个人骑术不再重要,单个骑手无需手拉缰绳,紧挨在身旁两边的队友马匹就会带着他向前行进。这样每个骑兵都可以释放出两只手来战斗,一手持剑,一手持手枪。如墙行进的骑兵队列并不需要太高的奔驰度,那样反而会打乱阵型,影响冲击力,所以他们使用的是整齐的慢跑冲锋。看似没有威胁,却威力十足。

    单兵战斗力方面,如酋长们所知这些塔斯曼帝**的骑兵在个人的骑术和武艺方面绝非草原骑兵的对手。但帝**骑兵们能在严明纪律的约束下整齐划一的行动,集体冲锋时时刻保持马挨着马,肩并着肩,就像一堵快移动的“铁墙”。这堵铁墙时刻保持着集体力量,避免散阵后各自为战的混乱厮杀,所以整体战斗力要远远大于散乱阵型迎敌的草原骑兵军队。

    很快,风一样飞奔至阵前的草原奇兵如同碰上一道铁壁一样烟消云散。正如当年,俄国的军事观察家观察了奥地利与亚洲的土耳其帝国之间的战争,现双方骑兵白刃战时,总是会出现一把土耳其弯刀同时面对2~3把奥地利骑兵剑的局面,土耳其骑兵以优良的武技硬拼奥地利骑兵团结的纪律,结果总是被毫无悬念的击溃。而奥地利的骑兵即使在冲散了土耳其人之后也依然能够保持整齐队列,始终集体作战。随后他向沙皇建议到:“奥地利对于土耳其军队的最大优势莫过于他们的胸甲骑兵,这一兵种令所有土耳其人闻风丧胆,我国也应该引入这一兵种的训练方式”。土耳其是传统的骑兵强国之一,在18世纪和西欧国家的战争中,其传统骑兵却成了最大的劣势,优良的土耳其骑手们竟然总是被不擅骑术的西欧骑兵打败,表明骑兵的进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纪律比骑术更重要的时代。

    对于纪律在战斗胜败中的巨大作用,后来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也曾在一则日记中这样描述过马木鲁克骑兵与法国骑兵之间的战斗情形:“两个马木鲁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oo个法国兵与1oo个马木鲁克兵势均力敌;3oo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3oo个马木鲁克兵,而1ooo个法国兵总能打败15oo个马木鲁克兵。”当年金字塔下,真实的战争,这位伟大的拿破仑将军带领2ooo名法兰西骑兵在炮火支援下击溃了一万多名马穆鲁克兵,把对方赶到了尼罗河里喂了鳄鱼。

    接下来,帝**骑兵在草原军的地盘上扫荡了人数绝对占优的草原骑兵,就像草原狼驱赶猎杀羊群一样宰杀着这些奔逃中的原住民。此后几天,草原人的死尸遍布达拉维拉尔周边的辽阔大地,多名酋长也包括在内。科尔洛部落酋长和他的二儿子成为唯一侥幸生还的高等草原头羊。

    草原军在达拉维拉尔彻底战败了,帝**的骑兵在这片草原上纵马奔腾,四处掠杀。此后的金川草原酋长国几乎只剩下了科尔洛部落还有少量有组织的抵抗力量。该部落主力师没有全部参战,只去了一个骑兵团,因而大部分被保存下来,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和他的军官顾问团也基本完好。

    其余部落的草原军队聚拢在科尔洛部落周边,抱团取暖,或者说幻想自保,可在帝**铁壁扫荡之下,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北部草原小部落的命运即将在这些大部落身上上演。

    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摆到了每个草原人面前。头羊有责任给羊群也给自己找一条活路。每个人都在想办法,可这些办法连出主意的人自己都觉着行不通。终于,二公子波克汉莫拉比想出了一条还算靠谱的计策——36计,走为上,奔逃到国外避战,花金子租块地先过着,等帝**走了再回来呗。

    几天过后,酋长几张大金票花出去,地租下来了,科尔洛部落酋长带领主力师和其他草原部落残余也开始向南迁徙。5月17日,这些最后的草原人在沃姆鲁克城堡周边聚集,在此略作休整集结再向南迁徙逃亡国外。他们计划在这里聚集尽可能多的人,5月2o日就启程,一路向南逃出生天,为草原人多少留下些血脉,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聚集一处的羊群无疑是饿狼们最好的目标。

    5月18日上午,不期而至的帝**骑兵部队包围了这些最后的草原人,大屠杀即将上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