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东线奇迹(下)-《大国杀》


    第(3/3)页

    “命令重炮团开炮,打光所有重炮弹药。”

    “冲啊,帝国的勇士们,胜利之神护佑着我们。”

    “所有步兵炮组紧跟冲击步兵,近距离直瞄打敌军碉堡,要敢于1oo米内开火,狠狠的打。”

    “弟兄们,上刺刀,为了帝国的荣誉!冲啊!冲上去杀光他们。”

    “叛军的老窝就在眼前,那里有满屋的金银,打败他们,那里的金银财宝都是我们的。进攻!”

    “弟兄们,这些叛军快撑不住了,冲上去,杀光他们!”

    “集中机枪火力,狠狠的打,叫炮兵向城南门大道开火,敌人想从那里突围。”

    “搜搜那些尸体,看看有没有银元。”“上方有令,全城鸡犬不留。”

    (我军测算,在卢姆斯拉尔和玛卡拉尔这两个地区至少存有步枪1362oo支,枪弹7ooo万-84oo万;冲锋枪143oo支,枪弹42oo万-7ooo万,轻机枪16oo挺,子弹158o万。仅仅是这些轻武器就可以武装16万人的大军了,还有16门15omm重型榴弹炮,54门1o5mm战备库存旧式榴弹炮,1oo多门各种口径迫击炮,多达12万的各类炮弹。这些武器几乎全部落入了塔斯曼帝**手中。除了大量武装新编部队外,在对南亚森斯坦起义军的歼灭战中,帝**也大量使用了这些武器。据突围出来的亚森斯坦军幸存者称,那时的帝**好像并不存在缺少重炮和重炮弹药的情况,帝**还装备了大量的自动武器。起义军原以为可以凭借从圣玛丽帝国购得的大量冲锋枪在巷战中形成火力优势,但却被同样装备了大量缴获自我军冲锋枪的帝**打的落花流水,毫无招架之力。)

    B96年8月5日下午18点,塔斯曼帝**攻陷格里恩拉尔。守卫这里的起义军几乎全军覆没。此前,南亚森斯坦起义军其他主力部队已向圣玛丽帝**投降,这意味这整个南雅森斯坦起义军部队已经被歼灭。

    …………

    四,南雅森斯坦战役的结果和意义:

    起义军一方彻底战败,亚森南部起义军被歼灭,救援的北部起义军也损失很大。此战役为塔斯曼帝**通过瓦汉姆-卢姆斯拉尔会战夺得战场主动权后起的第一次战役,堪称平叛战争的关键性战役。这一战役战果辉煌,基本歼灭了亚森南部起义军,总兵力一度多达7o万的亚森斯坦南部起义军几乎全军覆灭,这一地区陷于南北夹击的塔斯曼帝国3o万正规军摆脱被围困状态,帝**重新控制的本族人聚居区还使得帝**新增了12万本族人新兵。此次战役本应成为整个平叛战争的转折点,但却因外部干涉等诸多因素,帝**再次失去了战场主动权。战后,圣罗曼联合帝国加大对起义军的援助力度。塔斯曼帝**在此次战役中损失较大,后续兵力已经严重不足,重装备也严重不足。战役后期,宿敌圣玛丽帝**趁火打劫夺占战略要地罗琳山口等地和大片南亚森斯坦其他地区,使得帝**未能获得应有的胜利。

    五,后记:

    在8月4日、8月5日的两天里,南亚森斯坦会战中最惨烈的歼灭战和屠城行动上演了。驻守在格里恩拉尔的那亚森斯坦起义军主力部队除少量突围外,其余被悉数歼灭。随后的屠城又进行了两天。8月8日帝**开始撤退,他们不仅撤出了已经是一座死尸城的格里恩拉尔,还撤出了整个南亚森斯坦。

    南雅森斯坦地区土地贫瘠,这里的农业产出很难养活一支脱产的大部队,不过这里的煤铁等矿产却很丰富,还有一座银矿。这里的起义军全部依赖矿产从控制水晶河谷的圣玛丽帝国获得粮食,也是从圣玛丽帝国获得军火。屠杀过后,这里几乎成了无人区,连一只小部队都养活不了了。即使没有敌**队的威胁,塔斯曼帝**也无法守卫这里,只有撤离。同样的原因,塔斯曼帝**也撤离了被屠杀成无人区的中央高原。

    随后,在圣玛丽帝**和联合帝**的步步紧逼压迫之下,8月中旬残存的塔斯曼帝**集结到了亚森斯坦西部边境地区,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巩固的防御,号称“东方壁垒”。塔斯曼帝**一直想进行的收缩防御居然在联合帝**和圣玛丽帝**的帮助下完成了。这时,圣玛丽帝**和我联合帝**都遭遇了麻烦。因为前线部队后方为塔斯曼帝国屠杀制造的大片无人区,无法为大部队提供后勤供给,短时间内无法阻止有效进攻。两支军队都选择了撤退,把前线战斗交给可以方便解决后勤供给的各路游牧人起义军。(部分史学家认为,联合帝**与圣玛丽帝**遭遇惨重损失是其停止对塔斯曼帝**进攻的真正原因。)

    对塔斯曼帝国来说这似乎是个难得的机会,依照帝国总参谋部原定的乐观主义计划,帝国将在9月展开反击,重新夺回战争主动权。但塔斯曼帝国最终却放弃了,大片的无人区同样也是帝**进攻的障碍,就是夺下来也没有意义。于是,战场上出现了赤地千里无人夺的喜感景象。随着起义军中唯一的正规军,亚森斯坦共和**队退出战斗,9月,1o月,11月的战场实况更像是一场娃娃军的游戏。战线上进行着一场毫无意义的消耗战。

    帝**普遍都缺少重火力缺少自动武器,甚至缺乏轻武器弹药,火力和战法都只能逐步向游击队模式靠拢,再也无法阻止起军级以上的进攻性战役行动;而战线另一边的起义军本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有充足的弹药供给,级大国的自动火力和重火力配置,却怎么也打不出像样的战役。双方不断以师一下部队互相攻杀,营级团级部队的交火每天都在上演。前线的战斗依然激烈,伤亡也绝对不小。交战中,战术水平低劣的起义军依仗火力优势总是能给帝**造成不少于己方的人员伤亡,很多帝**精锐部队官兵都在这种低水平战斗中被逐步的消耗掉了。帝**后方的补充人员越来越少了,我联合帝**和圣玛丽帝**援助的军火也被大量损耗,但都达成了最终目的。

    可以说亡国战争后期的东线战场,战争以毫无意义的低水平状态运行。手握重兵的帝**将领都感到极度压抑,他们默默的积攒着武器和弹药……

    B96年12月,帝国内部集聚的种种矛盾到了临界点,一场帝**的内战爆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