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勇者无惧(扎马战役)-《大国杀》


    第(3/3)页

    5月16日,帝**决定封闭突破口,起围歼战役。当天,帝**突破口两侧各投入了1个骑兵军对突破口叛军防御部队展开攻击。计划5月17日黄昏前封闭突破口。2o万预备队正在赶来。这是能调用的最后的预备队了。

    5月17,18日突破口作战极不顺利,损失惨重。

    5月19日中午时分,帝**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击溃了突破口之敌,几乎封闭了突破口。敌军装备了大量简易自动武器,两个骑兵军死伤殆尽,帝**又投入了多个独立骑兵师和步兵师。但这已经没有意义了。

    5月19日晨8时,迪尔守军来电报称,我部宣布起义,我部自即日起脱离帝**战斗序列,加入起义军。这意味着11万迪尔守军成了敌军。有6ooo余名官兵不愿起义,被解除武装关押,无人员伤亡。起义军在合适时机会无条件释放这些官兵。

    5月19日下午14时,配备重炮的敌军再次向突破口起攻击,黄昏时分突破口主要交通线被打通。据说是来自圣罗曼帝国的叛军军事顾问指挥后备部队动了这场进攻。(战后学者研究现这些后备部队总计才两个新编步兵军6万人。)

    关键时刻,决战时分,帝**前线司令部却没了去争取胜利的勇气。

    5月19日下午15时,迪尔会战战役前线司令部司令阿史那路罗思上将下令防线后部队停止对迪尔展开合围行动,前线各部准备全线撤退。

    不过当时这种情况下,帝**若能坚持将迪尔会战进行下去,仍有可能歼灭叛军,至少是给叛军以惨重打击。11万“起义”新增叛军未必会参加战斗。城下敌军3o万,帝**当天黄昏可立即投入的攻击部队2o万人,当时帝**的战斗力强于充斥着新兵的叛军部队。次日可再投入2o万,5月24日前,2o万预备队能赶到战区。

    帝**有可能会赢,但那也只会是一场惨胜。帝**队拼了血本赢了以后很怎么样,只会是更多的叛乱。帝国本族军队又少了,更加镇不住外族军队了。

    “剩下的帝国本族军队很宝贵,不能在这场豪赌中湮灭掉。”前线司令部司令阿史那路罗思上将头脑还算清醒。那时帝国的最佳国策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帝国本族部队撤回本族地区,解散帝国或者搞联邦。可那些封建帝王的头脑里哪里有联邦这个概念。

    后历史档案解密,混血哥5月18日晚率部起义,另有一个独立师也被异教徒策反,将防区交给叛军,其余守军见胜利无望也加入了起义。未能如期封闭突破口和敌军大军围城造成守军对友军的信任严重动摇;敌军几天来在城下展示数十门来自圣罗曼帝国155重型榴弹炮造成了守军丧失了防守信心,守军最终选择了“起义”。

    我军自4月份中旬起,将大批战备库存重炮交给仍未被我收编的叛军。亲我军的塔斯曼帝国叛军部队每个军都装备了18门或36门口径12omm以上的大口径火炮。那时可能还未形成战斗力,但这可是绝对征服一切眼球的。

    这些大炮那粗大的炮管比任何忠义宣传、传统习惯更有说服力,也要比任何塔斯曼帝国6军的轻型野战炮更有胜利的卖相,不用开口就能给叛军官兵空前的胜利信心。那些虚的假的忽悠人的破烂招牌在这些大炮无声的炮火中瞬间被炸得粉碎。对于谋生的平民,它们是极富号召力的招兵广告。这个世界,你得有实力人家才会跟你混。

    B96年5月19日,塔斯曼帝国仅存的军工基地迪尔丢了,这意味着国产野战火炮供应断绝,国产枪械供应断绝。两个月后,塔斯曼帝国6军残存部队开始逐步换装来自国际市场的“万国造装备”。

    5月2o日凌晨,帝**开始了空前的大撤退,整条战线全线大撤退……有几支部队没撤,5月19日晚上就主动去了战线另一边。叛军很清楚帝**的撤退时间路线,但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5月2o日下午,迪尔和周边地区已经是战线叛军一侧的后方地区。

    5月21日上午6时,迪尔城中不愿参加起义的6ooo多帝**官兵被无条件释放了,他们带着还的武器穿越战线回到了帝**战斗序列里。

    不绅士的一幕上演了:

    5月22日,塔斯曼帝**事委员会执行皇帝的命令,逮捕了迪尔会战战役前线司令部司令阿史那路罗思上将。6月1日,这位上将被帝国最高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了枪决。他的罪名是“惧敌怯战”“擅离职守”“临阵脱逃”。可阿史那路罗思上将直到被逮捕的那一刻,仍然在前线指挥岗位上,那里距离敌军只有2公里,他甚至准备了自己亲自与敌军战斗的机枪。谁都明白,这是皇帝的意思,“杀一儆百”,高“剩下的将军们,你们必须死战到底”。

    平心而论,这位阿史那路罗思上将是皇族成员中极为优秀的将领,但绝不是唯一的皇族将军,合格的皇族将军很多。但他死后,其余的这些皇族将军都逐步放弃了军队指挥权。客观的讲,这颗击毙阿史那路基思上将的子弹为更多的帝国本族部队反叛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帝国的终结。

    次年,阿史那路罗思上将在叛军建立的亚森斯坦国国防军军官大学任教。死的是个替身,军事法庭相关人员和上将的老部下联手做戏,救下了上将并以一支部队前线起义的方式把他送到了叛军那里。这些上将的老部下也在条件成熟后率部起义。

    后记:

    十年后,迪尔城守军中带头起义的混血哥为参加总统竞选放了大招——出书。这时的混血哥杂种少将应该被尊称为——尼采沃思洛浦主席,亚森斯坦共和国自由党主席,国家英雄,前国防部长……

    沃思洛浦主席在他的《血之荣誉建国战争回忆录》一书中公开了那时那地迪尔城的情形。

    B96年5月13日,前塔斯曼帝国仅存的军工重镇迪尔城被围了。围城的是前帝**,其中的一位将领是沃思洛浦主席小时候的玩伴,同住一个军队家属区,现任国家经济部部长罗科尼奥森,这个罗科尼奥森也是头衔一大堆,也是总统竞选人。

    (这哥俩一个守城,一个攻城,那时候就唱对台了,呵呵)

    5月14日,两个好朋友,再次面对面,罗科尼奥森在迪尔城下办了个大炮展览会,尼采沃思洛浦应邀远距离参观。

    当天,尼采沃思洛浦就睡不着了。看了他哥们主办的大炮展,混血哥当然有想法了。原先以为人家是步枪加步兵,炮灰配逗比。现在看来自己才是炮灰,塔斯曼帝国就是一个逗比。

    “我为了不让城里的民众遭受炮轰,我为了这座城市和她的文化不被战火焚毁”…………总之煽情的一堆,总之“我沃思洛浦主席救了一个城的人和我所有的战友””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多。……“

    5月15号这哥俩就进行了秘密接触。直到16号尼采沃思洛浦看了他妈一趟之后才坚决的下了决心。“为了人民,”当年的混血哥,现在的尼采沃思洛浦主席豁出去了。兵变。17日,部下商谈一致同意起义。

    18日黄昏18时,塔斯曼帝国6军第31步兵军宣布,“我部自即刻起,起义!”,“我部脱离塔斯曼帝国6军战斗序列,不再服从该军事系统的指挥调遣。”,“自即刻起,我部为人民而战!!”。

    5月26日,当年的沃思洛浦主席被任命为亚森斯坦共和国第4集团军司令,部队就是城里所有的起义部队,他也有自己的集团军了,他可以为解放人民而战了。

    此后,亚森斯坦共和国第4集团军独立完成了解放果洛城、萨尔城、鲁尼谷地等重要地区的战斗……

    我亚森斯坦共和国第4集团军在沃思洛浦主席领导下浴血奋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向人民致敬。

    ……

    激动吧,混血哥沃思洛浦主席貌似真的要当总统了。别急还得继续拉票。要制造绝度压倒优势的得票率。

    书里还有大招,绝对的高档次**——沃思洛浦主席已故母亲竟然是,竟然是圣苏妮亚人,是个迷航的圣苏妮亚小渔民,打渔误入帝国境内,她和父亲都被帝**抓了。万恶的塔斯曼帝**打死了沃思洛浦主席的姥爷,把沃思洛浦主席他妈上交给上级了。沃思洛浦主席,绝对的贫下中农出身,是给咱劳动人民说话的……

    还有,从法律上讲,这个沃思洛浦主席可是联合帝国的公民啊!!联合帝国是咱亚森斯坦共和国的老大啊!!

    后来,混血哥沃思洛浦主席光荣的成为了亚森斯坦共和国第二人民选总统。

    这位沃思洛浦主席,走对了路,迈对了步,还有那么点血统,怎能让我联合帝国不扶持……

    在沃思洛浦主席的第二个任期里,亚森斯坦共和国举行了全民公投,96.4%的公民愿意让该国作为一个自由省并入联合帝国。虽有,依照该国宪法,亚森斯坦共和国并入联合帝国。

    自此,我国吃掉了前塔斯曼帝国8o%的领土。想来味道也实在是好极了,只可惜嘴边上再也没有这么肥的肉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当总统,你得有种,还得有为,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得有后台还得全心全意为了后台利益。后台利益高于一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