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狸猫换太子-《三国之双曹争雄》


    第(2/3)页

    益州是个多民族的州。在北边的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和踺为郡还是以汉人为主。至于牂牁郡、越嵩郡和益州郡则是有许多的民族混居。他们被益州的汉人统称为蛮人。

    而刘焉就算本事再大也不敢带着人马盲目的钻入遮天蔽日的丛林之中。先刘焉需要面对的就是丛林中的毒物和瘴气,再者就是隐藏在丛林中的蛮族的冷箭。

    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等级,就会有压迫。汉人的百姓都被汉人的官员压迫的不得不起义造反,更别提那些被汉人压迫的被统称为蛮族的异族。

    历史上记载的少数民族屠杀汉人的事例并不少,但是汉人真的就一直深受少数民族的压迫么。不可能!

    别的方面不说,但从赋税来讲。在封建王朝时期,依附于汉人的少数民族,所缴纳的赋税就是汉人百姓的数倍。

    而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也是远离当政王朝的中心的。他们一直生活在帝国疆域的边缘。而被当政王朝委派到此的官员更是因为远离圣听而无法无天。

    这种情况在一个王朝即将覆灭的时候尤为严重。而当汉人与汉人内斗的时候。受尽欺辱的少数民族就会趁机劫掠汉人。而汉人的军队都去打内战了,谁还有功夫管这些蛮人,因此也就造就了许多少数民族大量屠杀汉人的事例。

    最后,汉人的内斗打完了。新的王朝建立了。于是汉人们想起了曾经身为下等民族对自己的侵犯。然后经过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之后。汉人又成功的把作乱的少数民族打趴下了。于是新一轮的压迫又开始了。

    现在生活在益州南部三郡的少数民族就被汉人们称为蛮族。这些蛮族就是因为长期受到执政汉人的欺压而痛不欲生。

    终于黄巾军来了。黄巾军的到来打破了这种看似平静的局面。蛮族们趁着益州官军与黄巾军作战的机会,纷纷揭竿而起,杀掉了当地的官员,夺回了被这些官员压榨的自己的血汗。而为了保住自己辛苦后得到的果实,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军队。利用他们熟悉的丛林武器,阻止汉人大军的再次到来。

    所以,刘焉不敢再往南深入了,只能追到了踺为郡的南部就停止了大军的步伐。算算刘焉的战绩也不少了,剿灭了巴郡和踺为郡的山贼强盗无数!

    而当刘焉看到曹德送来的报告书之后,气的都没看完就扔出去了。

    开什么玩笑,还比武!比武能解决问题。我大汉也别养军队了专门养一批比武的专业人才岂不是更好。

    曹德不知道刘焉看了自己的战报会有怎样精彩的表情,也不想去管刘焉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等第一封战报出去两天之后,曹德又让徐庶给刘焉写了一封报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