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朱隽-《三国之双曹争雄》


    第(2/3)页

    这位朱隽朱将军。长着一张平淡无奇的面孔。扎满胡须的脸上在有点昏暗的环境中仿佛扎满了纵横交错的皱纹。看面相,这位朱将军应该有近四十岁了吧。自从三人落座之后,这位朱将军的言行举止处处彰显着是一位经历了风雨的人物。然而,曹德的确是除了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外,别的印象真的没有。

    朱隽此人,别说曹德。就是在后世知道的人也很少。朱隽也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朱隽的一个老乡因为挪用公款要被处罚,朱隽就把全家赖以为生的什计卖了给老乡还的钱。朱隽只说了一句话:“小损当大益,初贫后富,必然理也。”这件事被当地的县长知道后就推荐朱隽做了官。没几年交趾生了大规模的流寇,强盗。当时交趾的各级政府都不能平定。光和元年,朱隽被任命为了交趾刺史。个把月的时间就平定了一切骚乱。东汉朝廷召朱隽回洛阳做了大官。后来又生了黄巾起义。朱隽随皇甫嵩讨伐颍川的黄巾军。最初,朱隽的进军并不顺利。曾一度被黄巾军包围。但是朱隽抓住时机,绝地反击,大破黄巾军。正好这时,曹操也赶来帮忙。后来三人齐心协力一连平定了三郡的黄巾军。随后,朱隽独自领兵讨伐南阳的黄巾军。几番曲折斩杀了张曼成,赵宏,韩中等诸多黄巾军将领。朱隽的大名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董卓在入主洛阳之后,也对朱隽格外的小心。朱隽在后来的讨伐董卓中虽然也功绩甚大,但却不如曹操,孙坚,袁绍等人。后来李榷郭汜祸乱长安,朱隽惨死长安。

    朱隽的一生也是异常辉煌的。但是只因为朱隽死的太早。如果朱隽也参加了后面的诸侯争霸,说不定就不是三足鼎立而是四国相持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罗先生的演义为什么对这位有着丰功伟绩的朱隽的描写那么少。

    当然,曹德对于这一切并不知情。苦思无义,曹德直接抱拳说道:“朱将军,曹将军。吾乃晚辈。此次颍川之战。我们已经是兵临城下。二位将军,该怎么打。”

    朱隽和曹操相视一眼。朱隽叹气一声说道:“颍川之敌,因先前吃过我军野战的苦头,现在无论怎么引诱就是不肯出城作战。吾与孟德讨论了很久。只有强攻一途了。”

    曹德又马上说道:“不知城中黄巾贼是谁为,有多少人马?”

    朱隽回答道:“颍川城中有贼兵六万余人,贼张曼成。”

    张曼成,在黄巾三十六方渠帅也算是有点名声的了。后世的张曼成是占据的宛城。但是这个时空,宛城是在张曼成后面出现的赵宏和韩中占据的。而且宛城也已经被曹操和曹德这对兄弟给打下来了。而张曼成却出现在了颍川。不过,既然是张曼成在此。那,前些日子皇甫嵩和朱隽吃过亏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了。

    曹德默默的重复了一遍张曼成三个字。转头对徐庶说道:“不知元直可有何破城之策。”

    徐庶闻言知道是自己出场的时候了。马上站起身子,行了一礼说道:“先前二位将军说到颍川的黄巾已是惊弓之鸟,死守颍川不肯出城。那就只有强攻一途了。不过敢问二位将军。我军兵力如何?”

    朱隽看到的是一个文人模样的人,大大方方的款款而谈,一点儿也不拘束一点儿也不怯场。多年的经历立刻告诉他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朱隽看了一眼曹德,说道“昨日,孟德与安邦带来了两万人马,加上本大营原有的一万余人。现共有三万余人。”于此同时,朱隽也不禁为曹德喝了一声彩。能招纳到名士的辅佐何不也是能力的体现。

    徐庶听闻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城中有贼六万,城外有大军三万。虽,城中黄巾军的战力不值得一提。但是有着颍川高大的城墙作为依托。若是强攻的话,即使攻下城池,恐怕也会损失重大。得不偿失啊。”

    徐庶在帐中踱步几圈。忽然站定,看向朱隽问道:“敢问将军。这几日,将军可有攻城?”

    “十日前,孟德派人传来消息,说大军马上赶到。吾下令让士卒多加休息。只待孟德前来便齐攻颍川。所以,这几日并未攻城。”朱隽真诚的回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