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失误-《抗战之国士无双》


    第(2/3)页

    闲聊了几句,松井话入正题,“中日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从唐宋时起,我日本国倾慕中华文明,遣使东来,开我两国交往纪元,粗粗数来,有一千余年之久了。鄙人当年读书之时,最爱李太白的诗句,其中尤以‘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最为感人肺腑。绍文兄饱读之士,想来必有耳闻喽?”

    秦德纯都快睡着了!李白的《哭晁衡》嘛,读过几天书的谁不知道?他猜到了松井的把戏,嗯嗯啊啊的听着,绝不多乱说一个字。“听过、听过,要说描写我中日两国友好的文字,当以这七绝为尊。”

    “是啊、是啊。”松井频频点头,他当然不是来和秦德纯谈论诗文的,把话题引入,转而说道:“绍文兄,我大日本皇国自明治变法以来,上下一心、砥砺自强,终至有此雄于欧亚之局,老兄于此也并不陌生吧?”

    秦德纯点点头,“当然,很是不陌生呢!前清的时候,贵国……”

    松井根本不容他把话说下去,摆手说道:“当年两国友好也好、纷争也罢,此刻也不宜多提,绍文兄,鄙人此来,是受中央委托(日本驻外机构同样称国内为中央,此处并不是笔误),想请问绍文兄和明轩先生,对于此次卢沟桥战事,有何评断?”

    秦德纯端起茶杯,用以遮挡住自己眼神中的愤怒。听松井说话的态度,倒似乎这件事真的是我们中国人惹起来的?然后你们不得已才选择还击的了?草泥马的小日本!“松井先生这话不对吧?卢沟桥前,我中国守军连续两度开枪警告,第一次是对天鸣枪,第二次则是击中日军前进方向,已经一再向贵军表明立场,在这种情况下,贵军一意孤行,我方不得已奋起还击,保卫国土!这样的事情,还用什么评断吗?”

    松井眉梢一扬,宽阔的脑门上出现了齐整整的三条皱纹,“绍文兄,此次事件,关系贵我双方友好大局,还是不必纠结于这些小节了。鄙人此次过来,是想请教绍文兄,贵军及明轩先生,对于我皇国的态度,今后将如何走向?”

    “这个嘛,松井先生就要等我们宋军长回来之后再说了。”

    “绍文兄何必欺人?”松井不以为然的说道:“谁不知道,宋先生人虽然是乐陵,但对于北平之事却时时刻刻电话指挥?这样看来,贵军想来是并不打算继续维持和皇军的合作态势了。那,鄙人告辞。”

    秦德纯急忙叫住他,“哎,松井君,何必如此?即便一言不合,也不必拂袖而去嘛!”

    松井也不敢就此翻脸,重又落座,和秦德纯说道:“秦先生,鄙人此次来,是受我皇军驻屯军委托,和贵方商讨善后事宜的,如果贵方全无诚意,鄙人留此又有什么作用?”

    “话不是这样说,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嘛!再说了,正如松井君所讲,贵我两国一衣带水,双方世代友好,此次卢沟桥事件,也只是双方一时口角造成,又不曾造成过大的伤害,只要我们双方肯坐下来谈,难道还有谈不开的问题吗?松井君何必如此?”

    松井点点头,说道:“阁下能有这样的诚意,那便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