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汉王和温哈喇王子虽然没有让吴婳直接参与行动,但是根本没有对吴婳设防。 有些时候,吴婳看着汉王那热切的眼神和来去匆匆的背影,心里会闪过一刹那的不安: “我这样做真的好么?在汉王和温哈喇王子都已经完全信任我的时候,我才真正成为一个职业的细作,把汉王府的一切情况源源不断的出卖;如果有一天,汉王知道,背叛他,坏他的事情的人,是我这个他最钟情的人,汉王会怎样?” 但是这些不安,很快一闪而过。 吴婳心里更多的是对北京皇宫的想念,对和朱瞻基见面的期待。 她觉得她就是那只“信天翁”,在外面的世界逡巡了一圈后,终于又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海上,因为那里有早已等待了太久的另外一只“信天翁”。 “信天翁”的那种“一生一次只爱一个人”的坚贞不渝的爱情神话,才是她心里想要的爱情故事最美好的结局。 此时,热血澎湃的汉王,却丝毫不知道危险就在他的身边。 他为了证明自己比皇城里的那个人强,为了最心爱的女子能够多看他一眼,选择背水一战,揭竿而起。 却不知道,这个他毫不设防的婳儿,正残忍的出卖他…… 啊,亲爱的汉王,原谅你深爱的婳儿依然选择背叛你! 虽然她以后一定会后悔今日的选择,但是即使时光再重来一次,在这个时候,婳儿依然会选择背叛你。 这就是爱情的甜蜜和残忍之处。 汉王选定了兴兵作难的口号,这只是完成实质性造反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还得紧锣密鼓的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广泛网罗自己的盟友,笼络人才。 这个盟友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山东的本地官员,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壮声势,另外一方面需要京城里内应外合的人员。 对于山东的本地官员的人选,朱高煦和温哈喇王子同时看上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呢? 他的名字叫做李浚。乐安州遂家村人,祖籍南京,因其曾祖官居渤海,举家北迁,后来全家为避元末之乱,隐居于乐安州西南的遂家村。 永乐二十二年,时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因父丧返家丁忧,要在家守孝三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