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等有损皇家颜面的不雅事情,传入皇后耳中,皇后为了皇上的清誉着想,才让韩淑妃殉葬,不曾想,皇帝竟然因此嫉恨皇后,以至于帝后失和。 现在皇上宠幸艳姬美妾,整日留恋与后宫春色之间,嗜欲享乐。 虽说皇帝的宫闱床底之事,乃皇家私事,大臣不该妄言,可是皇上登基不久,天下百废待兴。 臣泣血恳请皇上以天下苍生为念,勤于朝政,冷静多思,谨嗜制欲。 臣李时勉拜上 此时,朱高炽气得浑身抖。 要知道,朱高炽一直以尊崇儒家人的“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准则,对外宽带百姓,对内宽恕皇家之间的内部矛盾,建立文渊阁大学士的三杨辅政制度,就是为了体现他和大臣之间,那种君臣相容,和谐共生的民主开明国君形象。 可是,现在,李时勉的奏折,竟然把他说成一个只知道淫乐,不思进取的亡国之君,特别是李时勉竟然提到了已经死去的韩淑妃,污蔑他们之间有不正当关系。 这更勾起了朱高炽好不容易才平复下来的伤痛。 在朱高炽的心里,确实是对比自己小2o多岁的“母妃”韩淑妃,有着一种特殊的倾慕与思恋,但是直到韩淑妃被无辜殉葬,他们之间也没有来得及私下说一句话,更别提肌肤接触的两性关系了。 这是朱高炽登基以来最大的恨事,也是他最隐秘的,不愿意被人言说,一说就会方寸大乱,烦躁于心的心事,可是此刻,竟然被这个李时勉以这样一种公开的方式,送达皇帝的奏折中! 朱高炽的心情,已经不能用愤怒来形容了。 此刻,他的心里,充斥着无边的,恨,怒,怨,烦,还有一丝丝爱恋和牵挂,伤感。 他大叫着:“马上把这个李时勉给朕抓起来,严刑拷打,问问他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狗蛋,竟然如此来污蔑朕!然后立刻斩立决,提着他的狗头在皇城上示众三天!” 此时,朱高炽的内阁重臣杨士奇,夏原吉几个大臣赶紧上前,跪着请求皇帝: “皇上息怒啊。李时勉只是一个小小的言官,就算我们把他杀了又怎样?恳请皇上冷静一下,想想李时勉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上这一个奏折的目的是什么!”(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