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马云摇摇头,开始头头是道的分析: “先,自宫中‘鱼吕之变’后,太子修为不够,迁怒于张辅,逐步疏远了英国公;再次,英国公张辅是张玉的儿子,而张玉和淇国公邱福以及汉王朱高煦的关系十分紧密,他们都是靖难时候的战友,在立储问题上,张玉淇国公邱福是支持朱高煦的。张辅虽然并没有盲从与其父,但是难保他在被太子冷落的那几年,不倒向汉王一党。” 听马云这么一说,杨荣的心顿时就亮堂了,他朝着杨荣长长的拜了一拜,由衷的说道:“马公公真不愧是局中高手,将人心、世情看得如此透彻,杨某服了。那金幼孜毫无背景,是心性单纯之人,本身喜欢吟诗作对,一向喜欢太子的儒雅。” 说到这儿,杨荣不由得有些自得:“当日北征时,我曾与他金幼孜和将军胡广、侍郎金纯迷路,陷在山谷中。天黑时,金幼孜从马上掉下来,胡广、金纯去而不顾,是我为他结鞍再行,金幼孜走了一会儿又掉下来,我便将自己的马让给他骑,第二天才到达行在所。他非常感激我,当日我们推心置腹,谈论时局,我看得出,他是真心支持太子的人。” “好,有你这句话,老奴就放心了。那就这么定了,我们立即去找金幼孜,商议如何秘不丧,而对于英国公,一定要严防死守泄露消息。” 马云当机立断。 “只是,我们现在去找金学士,不太好,恐怕会惹人注意。这样吧。我有主意……” 说到这儿,杨荣附在马公公耳边说了一番话。 第二天一早,马云公公如同往常一样,吩咐掌管伙食的人,做来了几样皇帝最爱吃的菜,当着众人的面,端进去,给朱棣喂食。 过了一会儿,马云公公端着朱棣“吃剩”下的空盘子,以及朱棣平日的洗漱用具,交给小太监,很随意的说了一句: “皇上说,今日的菜很合口味,后边若是一直这样用心,回京城后,重重有赏。” 同时,他走到永乐大帝的车驾前,大声传旨:“皇上说,吃了今天这些菜,感觉精神头好多了,回城路寂寞,他想找金学士来一起斗诗。” 所有的人都深信不疑,因为金幼孜是六名文渊阁大学士中,文采最出众的一个。 当日朱棣带着金幼孜北征时,率军驻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金幼孜立刻诗兴大,赋诗一,永乐帝非常高兴,还帮他写诗歌的铭文。 有此可见,皇上敬重金幼孜的文学才华,所过山川要害,总命他加以记载。金幼孜就在马鞍上当场起草,写下了《北征前录》和《后录》等巨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