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礼部主事萧仪应诏上疏。笔趣Ω阁Ww『W. biqUwU.Cc 他提出这次雷击三大殿正是由于迁都北21京所至。 因为这一年正月朱棣正式宣布迁都北京。萧仪提出迁都北京,丢弃了南京的明太祖龙脉陵寝之地,而且迁都也给官员和百姓造成了诸多不便之处,所以这是上天降灾示警了。 萧仪请求皇帝立即把都城迁回南京皇宫。 看到这份奏疏,朱棣气得浑身抖。 “好你个萧仪,仗着朕‘求直言’的机会,不好好为君分忧,却故意诽谤朝政,蛊惑人心,妖言惑众!杀无赦。” 此时,这个萧仪到死都没有明白,迁都之事,乃是永乐大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功业,就算九死也无悔。 所以,不管出现任何情况,皇帝绝不允许任何人反对此事。 永乐帝立刻下令杀了萧仪。 可是,人虽然杀了,众人之口却难以封住。 大部分言官是同情并支持萧仪的。 明代的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组成,他们大多慷慨敢言。 杀了萧仪,朝堂上言官们反对迁都的声音依然没有平息。 而这些官员多代表了江南士绅的利益。 就迁都这事,他们觉得迁都离开江南富庶之地,去北方苦寒之地,是不明智的。 而部院大臣多是追随朱棣靖难起兵的老臣,他们本身来自北方的居多,他们对北京充满了好感,因此极力支持朱棣的迁都决议。 朱棣面对在迁都问题上的这两派意见争执,思索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传旨,朝堂上对于朕迁都的正确与否意见不一,为了不让人说朕独断专行,堵塞言路,特命反对迁都的科道言官,还有支持迁都的部院大臣,开一个露天辩论赛。道理是越辩越明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