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墓碑前面树立着一圈汉白玉护栏,把坟墓装饰得像一个文人雅士的私家小庭院,就连地面也是大理石板铺的,一尘不染。那坟头的鲜花还带着露珠,想必是每日由值守官员亲自采摘的时令鲜花,看来这几年这临城县令换了几拨,可是对于贤妃陵寝的守护始终如一的,放在位。 这令朱棣稍感宽慰,特别是这个陵寝的设计,非常符合贤妃娘娘那种与世无争的娴静生活态度,赏心悦目。 因为当时张罗贤妃葬礼的英国公张辅,这次没有伴驾,面前随侍的杨荣自然是少不得,又让朱棣厚赏了一些钱币和衣物。 朱棣同时赏赐了当地政府和负者守陵的附近居民。 简单的祭拜仪式结束,朱棣让侍卫退后,他要单独和贤妃说说话。 “妍儿,我原本想把你带回北京归葬皇陵,没想到,为了我的迁都大业,只好委屈你了。你在这里寂寞么?虽然有这么多人,每年为你拔去坟头的杂草,每天洒扫,让你长眠在一片安宁与鲜花中,可我的心,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么愧疚呢?” 朱棣坐在贤妃墓前良久,不知不觉,泪已成行。 上弦月高挂在夜空中,幽幽的银光斜斜地照在冰凉的石碑上。 凄凉的风伴随着远处传来的玉箫声声寂寞地低语,似乎是贤妃一如当年的在为朱棣吹奏。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家难得几回闻。” 朱棣凝神听那箫声,突然没有了。 半晌才意识到,这箫声,竟然是从自己心里出来的。 是啊,当日,妍儿杳渺的箫声,为他解除了多少烦恼,陪伴了他多少个日夜,陪他入眠,沉思,欢喜,忧愁。 如今,这久违的箫声又起,在苍茫的夜空回响。是为沉眠的逝者悲咽,还是为苟活的生者倾诉? (亲们,小小剧透一下,这杨荣可重要的很,将来他还要掀起一片风云。感谢书友们每日在书后点评。谢谢各位亲的投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