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辛秘-《抗日之特种战将》
第(2/3)页
“停,不,不要,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明知死路一条我为什么还要来送死?我知道内幕……”
“有屁快放,老子没有多少耐心,成千上万的抗战士兵还在热血杀敌,你特么的是在贻误战机。”
“一人,求你放一人,给我们殷家留下一丝香火……”
“好,老子倒要听听内幕值不值钱,竟然让你这老东西当做筹码,说!”
“零号,你别听他的一面之词,那殷志与殷珍害人不浅,我们……”
“闭嘴,让他说,以免别人说老子不听人言,草菅人命,哼,讲。”
殷泰凄惨的坐在地上,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在众人愤怒的眼神中道出一段辛秘。
话说鳌拜手握重兵,武力镇压叛乱,南征北讨,功在社稷,野心膨胀,篡位之心日渐增长。
重兵在握,功高震主,肆意妄为搜刮民财,筹备篡位资金。
由于处事张扬最终被康熙设计囚禁,功败垂成,一朝沦为逆贼而死于囚牢之中。
不过跟随他的心腹家将,得知消息后转移了一大批金银珠宝,秘密掩藏,只待一朝反清篡位。
据传转移宝藏之人是鳌拜的私生子,一直隐姓埋名,但他是鳌拜最器重的儿子。
故而宝藏成为秘密,自始至终不知去向。
清朝历代帝王图谋宝藏,追杀逆贼之后,几经追查,索回了三枚勾玉,唯独不能寻获探宝的罗盘。
偌大的一批金银珠宝,一旦落入野心家的手中,朝局必定不稳,有崩溃之危。
故而清朝帝王定下懿旨,口口相传,每代帝王择心腹三人追查宝藏,历代相承。
心腹大臣以文,武与亲组成追查密探。
以亲王为,文臣参议,武将护卫与追查组成寻宝机构,严密而谨慎。
不过经年累月的追查结果甚微,自始至终没有多少进展,一直延续到殷泰的父辈这一代。
这个时代,清朝的势力渐渐衰弱,外敌环伺,割地求和,闹得民怨沸腾。
不过越是如此,追查宝藏的力度逐渐加大,但处事不密出现了意外,不经意间被倭寇盯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