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履霜,坚冰至-《全知全能者》
第(2/3)页
许广陵当然是点头赞许。这又是一首超出了中学生教材内外的诗。不过接下来,周青竹小姑娘找到了她熟悉的。
“许大哥,我安排的第七首是唐朝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然后第八首,是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两首,都是小姑娘学过的,念来分外流利,不像之前的第一首,虽然也没有结结巴巴,但多少显得略有点生涩,而接下来的一首,又来到了小姑娘不熟悉的: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这是宋朝晁端友的《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不过在这一首之后,小姑娘的神情又略有兴奋,因为又回到了她熟悉的“领域”:“许大哥,第十首是宋朝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两首的共同点毫无疑问是“卧听”,而且都有一个“马”的意象,被扣联在一起,是很正常很顺理成章的,许广陵甚至能从小姑娘此时的兴奋而想及其推导出这一首时候的开心。
只是念完了这一首之后,小姑娘又微显沮丧,“许大哥,后面的,我想了也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合适的一首。”
许广陵便笑。
“小竹,看来你这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了。”
其实不是山重水复,而是山断水绝。对小姑娘来说,关于诗词的阅览量显然还是太少了些,然后在这种推导上遇到沟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僵卧?孤村?自哀?轮台?夜阑?铁马?冰河?”许广陵一口气地念着刚才这首诗里的词组,这都是可以引导出下一首诗的纽扣,“想必在这些里面,小竹你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但是关于这首诗,你有没有遗漏了一点?”
“遗漏了什么?”小姑娘疑惑地道。
“丫头,标题!标题应该也可以算上吧?”这却不是许广陵的话,而是坐在一边的周老先生补充说道的。
“标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小姑娘意识过来,接着陷入思虑,只是显然,一时半间,从这两枚纽扣中,她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下一首。
“丫头,我这里倒是知道一首。”周老先生再次说道。
“老夫也知道一首。”章老先生说道。
“二十一。”陈老先生说道。
“白。”周老先生接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