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8 一片冰心在玉壶-《老兵不死》


    第(1/3)页

    0238  一片冰心在玉壶

    学生们冲开警卫的阻拦,冲入外交部,痛揍了时任外交部部长的王正廷。

    “打倒卖国贼!”

    “揍死他!”

    就这样,王正廷成了常凯申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在外交舞台上奋斗了二十多年,最终以这样的方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更多的应该是无奈吧。

    学生们闹得厉害,常凯申被迫出来和学生见面,告诫道:“应用冷静的头脑,热烈的血,以应付国难,如果浮躁气太甚,不过加增国耻而已。政府同人可以接受请愿的意见,一定尽职用力量去办理。”

    这是张怀民第一次见到常凯申。

    第二天,常凯申接见沪市第二次进京请愿的学生,训话足足一个小时。

    主题是要求学生返校读书,如果愿意从军,可以编入义勇队参加训练。

    第二年,陈怀民参军了。

    乱世,你去哪里都没有桃花源的。

    没有一处可以安静的。

    整个中国都放不下一张书桌的。

    全都要烧起来。

    唯有投笔从戎,征战沙场,马革裹尸。

    1933年1月,张怀民考入坐标杭市的笕桥中央航空学校,这所军校在1937年抗战前,共培养出了五百名飞行员。

    张怀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个。

    在笕桥古老的小镇,张怀民开始了他的艰苦而又漫长的学习。

    飞行学、航行学、飞机构造学、发动机学、空军战术、无线电通讯、英语......

    复杂的学科,还有变态的体能训练,每天都有学员被美国教官给淘汰掉。

    “这世间不缺完美的人,缺少的是从心里往外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

    ”

    美国教官的这番话让张怀民有了更多的思考,志向也愈加坚定。

    教官竖起大拇指,对着学员们说:“伙计们,看着吧,张怀民将来一定会是中国最优秀的飞行员,历史会记住他,更会记住你们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