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真主神盟-《阎君都市》


    第(1/3)页

    十二月十九日。土耳其灭亡。这个曾经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终于走到了尽头。

    尽管偶尔还有零落的枪炮声响起。神盟也再未受到有组织的抵抗。两百万阿拉伯军队开始维持治安、清剿剩余的反抗分子。并开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搭建简易桥梁。重新将欧洲和亚洲联系在一起。

    梵蒂冈教廷也于当天发表声明。宣称上帝的圣光将止步于海峡西岸的欧洲部分。“绝不冒犯伊思兰真主的领地”。而与此同时。教皇帕特里克首先宣布。天主教将与伊思兰教时代交好。永不为敌。

    阿拉伯神盟立即做出了回应。阿迦德在稍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高度赞扬了教廷。

    “帕特里克教皇学识渊博、胸襟宽广。是无可替代的上帝代言人。”阿迦德毫不吝啬对帕特里克的溢美之词。最后说道:

    “能与教皇成为永远的朋友。是我的荣幸;伊思兰能和天主教世代友好。是世界安宁的喜讯;上帝从此与真主和平共处。是所有信徒期盼得到的最大福音。”

    当日。为了表达对神盟的诚意。帕特里克教皇亲自呼吁“与前土耳其国土接壤的希腊等国开放边境。提供物资。以帮助我们的朋友渡过暂时的难关。让上帝的圣光永远照耀欧洲”。

    这实际上是在帮这神盟维持在土耳其欧洲部分的秩序。毕竟要搭起一座横跨海峡的大桥……哪怕是简易桥梁。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在神盟军队跨过海峡抵达欧洲之前。还需要维持住前土耳其地区的社会安全。

    而教廷的号召。无疑就是一大助力。

    阿迦德立刻表示了感谢。却并沒有利用这份人情。

    “如果需要。神盟战略部队有足够的能力。将部队投送到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阿迦德在记者招待会上如是说:

    “因为伊思兰的教义。更因为真主神谕。神盟武装将永不离开真主的领地。也就是说。除了护卫神盟领土。我们承诺。永不威胁邻国。永远不会进行侵略……不论是实际战争还是宗教教义。”

    “神盟为和平而來。绝不会对世界和平造成任何危害。”

    就在阿迦德宣言的半个小时后。第一批神盟空降部队。站在了欧洲大陆上。

    当第一位阿拉伯士兵的军靴踩在实地上时。夜空中原本殷红如血的圆月。立刻恢复了美丽而神秘的紫色光彩。

    代表战斗的红月。重新成为了代表伊思兰奋起的紫月。

    战争。一去不返。

    全世界都在竞相报道中东月色的变化。纷纷以“神迹”來形容这件事情。而在木斯林们眼中。这无疑是真主对信徒的认可、奖赏和鼓励。

    第二天。更多的阿拉伯国家发表声明。希望能加入神盟。沐浴真主的光辉。

    非洲西北角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中部的苏丹和南苏丹。西部的毛里塔尼亚。东部的吉布提、索马里和科摩罗。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在二十号这天。几乎同时提出了加入神盟的请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