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白热化的竞争-《重生歌坛之隐神》
第(2/3)页
“天京的兄弟们,四环、五环、六环是咋回事?有明白人出来解释下吗?”
“易度地图,自己看。”
“都规划图链接在这里,不解释。”
两天时间,全国网友都默默地记住了,原来伟大祖国的都天京是这么个形状——这是谁规划的城市形状啊,还真是一圈套一圈……难怪好多省会也开始一环路、二环路地修起了环城高,合着你们都在抄天京呐!
……
江清川没空理会观众们的反应,而是着手调查起这家叫做“标榜国际”的新生代经纪人公司。
冷海峰的越集团调查反馈结果预示到,这是一家资金来源很奇特的公司——它股份构成并非是本土的资金。而秦朝的信息显示出它的股份结构组成很诡异,因为它的前身曾经是个“僵尸”唱行,和当年的越时代很相似,因为没有行唱片的权限而艰难维持了三个月,最终变成只有个名字的空壳公司。
两方面的信息集合之后,江清川思索许久,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脑海中冒了出来——它很可能被某个国外的财团把控,成了外资进入内地流行音乐行业的傀儡!
“该找个助理了,搜集资料这种麻烦事也要我亲自来……不能让我的生命就这么白白浪费掉!”
一边打着哈欠,江清川一边想着如何能证实这个猜测。方法也很简单——搜罗一下这家公司“复活”后过往行为,就能看出蛛丝马迹。搜罗网络上的信息这件事枯燥乏味,江清川这边在动手,脑袋里却是一团浆糊,要不是急着想知道结论,他早就去梦里了。
度日如年一般折腾了十几分钟,他用昏昏沉沉的脑袋总算把一些线索过滤出来——
从它濒临死亡到再次复活,它做的第一件事是签约本土一个新出道的艺人,并为他们报名参加了当年的闽东电视台的小型选秀节目。
随后半年,这家公司6续签约了来自港岛、台岛,还有岛国的几个独立艺人,并量身为他们打造了几带有明显欧美风格的快歌,可惜效果一般般。
o7年初,它签约的几个年轻小鲜肉风格大变,开始走起歌团路线,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整个o7年里,这家公司一直在将手下的四个少年歌团拆了组、组了拆,现在四个歌团依然健在,而成员已经面目全非。独立出来的几个歌手都已经有了单飞的能力,开始出自己的唱片并在越之歌上搜罗不少忠实的粉丝,可谓进步神。
一些数据江清川没来得及分析,但粗略统计一下,这个公司“经手”过的艺人数量早已经过百!这说明它的理念已经很先进——这家艺人公司走的是上世2ooo年后岛国的艺人培养思路!
所以,它内部的艺人流动性非常大,很多曾经在歌团里的艺人如果短时间无法被市场接受,就只能泯为众人。
综上,江清川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奇怪的公司应该是被海外的某个唱片集团收购,并在过去一段时间通过培养和推行部分歌手,在试水内地唱片市场。
至于这次他们为什么会找了两个旗下艺人来给《南北歌会》捣乱,江清川也不敢下断言。不过有一个猜测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也是老外惯用的思维习惯——蚕食侵吞。
江清川记得他无聊时候曾经分析过国外一些政治家的思维方式,结论很有意思——他们没有华夏“谦卑”的思维和“道义”的考量,一旦有利可图,他们便会采用雷霆手段进行战略上的侵吞。而一旦遇到强硬抵抗或是对手过于强大,他们便会改变策略,变为一步步地蚕食。
举个不大恰当的例子,如果他觉得威胁你以后能得到一千块钱但你过于强大时,他们会装孙子、装儿子,想尽办法找你先要一块钱,一旦你答应了,下一次他就会要两块……如此往复下去,等你觉已经少了几百块钱时,他们已经拿到了最大化的利益。
而这次的试探,很有可能是他们在尝试挑战“越时代”这个内地歌坛的权威,换句话说,他们在尝试找到越时代的底线。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