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范阳邸报-《布衣猎国》


    第(2/3)页

    尤其是范阳学院中的那些莘莘学子,这将是刘峰治理范阳府的根基,甚至是以后争霸天下最夯实的基础。

    对于范阳学院的控制,刘峰绝然不会手软,于是乎在范阳学院中,刘峰设立的监院,与后世的教导主任一般,对于学子们的纪律、还有思想工作,进行引导指正。

    当一切都安顿就绪后,刘峰又在范阳邸报之上,重新整顿扩展,原本的范阳邸报与后世的报纸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但新型的范阳邸报,却是近乎完全照搬的报纸的版本。

    而报纸对于古时中国百姓來说,并不稀奇,早在唐时,便有“开元杂报”,是主要记录官方及军方的政令,皇帝的起居等,民间的小报也极为流行。

    与这些报纸相比,与官方邸报相比,《范阳邸报》显的非常大气,一发行,便刊发了八千份,每份作价三文钱,五天刊发一期。

    在人口刚过百万的道府,刊印八千份报纸,这样的气魄,显然将范阳府再一次的引入世人的视线中,范阳府军中、各司、农堡、作坊等等各处,均下发邸报。

    在各州郡、州县城中,刘峰下令设置免费的报刊亭,供行人免费阅读,这才是大气魄,大手段。

    而随着《范阳邸报》的出现,乡民的生活方式、节奏都有了改变,他们似乎有了一个开眼看世界的窗口,也似乎有了一个了解外界的途径,一时间《范阳邸报》可远销南北。

    最先负责《范阳邸报》却正是郭崇韬这个万金油,哪里都能用的到的人才,在刘峰的引导指点下,郭崇韬将《范阳邸报》办理的风生水起。

    在《范阳邸报》最初刊发上,刘峰本着不盈利的想法在运行,在刊印份数上,是刘峰坚持要保持八千份的数量,而三文钱却近乎是本钱。

    尽管活字印刷术在刘峰手上出生,但工艺却还沒有后世那般先进,所以《范阳邸报》的成本还是高居不下。

    但刘峰并不在意这些,他要的是在舆论上钳制世人,他要影响的不仅是范阳府治下乡民,而是整个大周,乃至正片大地上的乡民,这才是他的目的,《范阳邸报》将会是他的喉舌,他将用《范阳邸报》,把自己和范阳府打造宣传出一个光辉的形象。

    故此,《范阳邸报》除却官方邸报上的内容刊登,如皇帝的圣旨,一些官吏的任免升迁等。还有许多实时新闻,许多官方尚未公布的消息,而为了吸引各方人员,在杂闻上,还有各地一些商事及农事上的东西。

    《范阳邸报》也并不排外,接受各界人士投稿,也接受商人投广告,甚至文士的诗词都可以刊登。

    《范阳邸报》的规模却是日渐扩大,在刊行三期后,便彻底的打开了市场,不仅是范阳府的文人士子、商人、佃农,都要订购,而各地的行商,大商却也纷纷订购。

    随之,刘峰在龙城和辖地其他州郡城中,也建立了分馆,为了彻底将《范阳邸报》办起來,《范阳邸报》的记者,也新鲜出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