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年关将近-《布衣猎国》


    第(2/3)页

    二人算是完整的倾听了一遍范阳府各郡、各军成长的历史,禹城从小小的范家堡成长到偌大的范阳府治郡禹城,却也是用了两年的时间,任谁都无法想象,之前的禹城只是一个邬堡的存在。

    而范阳府军如今也是声威大震,在与昭义军、平卢军、契丹狼骑等交手后,实打实的较量,检验的范阳军的战力。

    且范阳府如今也有了独自的海军,可出海作战的海狼营,已经将辽东水军打残了,虽无法和南唐、静海等水军相交,却在北方也算是无出其右了。

    刘峰既是范阳节度使,却也任职平章事,也算是入了中枢,范阳治下九郡,再加之禹城这个府治,范阳府如今的地盘,在北地只此一家。

    而在军备上,范阳府征募结合的兵役制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野战虎卫军,战狼卫、风狼卫、武安卫、千牛卫、鹰扬卫,五卫大军已是超编,共计五万人。

    鹰扬卫调回禹城,千牛卫驻扎在响合山,风狼、战狼二位在北地三关拒守狼骑,武安卫驻守在紫荆关。

    豹韬营、特战营、亲卫营、勇士营、齐州营,齐齐都驻扎在武安城,哪里有范阳府最大的新兵训练营。北地三关处却还有范阳府军的三个卫驻扎,余下九郡,各郡均驻扎一营三千左右府军。

    整个范阳府的兵力若是加上海狼卫,及抚宁卫,亦是要达到十万之多,维持如此庞大的兵力,范阳府的军费却是也占了一个大头。

    这就让范阳府在整个经济上有了偌大的负担,但这沒有影响范阳府在经济上的发展,禹城、磁州、邢州、冀州四地经过一年的恢复,在农业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刘延栋却也是付出了十分的努力,仅凭是郡之地,所产粮食便能供应整个范阳府所需。

    而以禹城为首的冀州城、磁州城、武安城、邢州城、高城、齐州等等,其手工制造业,工业生产,酒业、药业、木材、冶炼、成衣、渔业、瓷器等等,发展的速度惊人的快,据度支使潘庆云的统计,如今禹城三个月的货物流量便达到磁州、邢州、冀州三州郡曾一年的货物流通量。

    邓杰虞驻扎的齐州,更是后起之秀,有着运河之利,齐州也搭上了范阳府前进的列车,高速的发展着。

    货物大量的流通,自然是给范阳府带來了充足的钱财。

    范阳府实行的经济政策,吸引了大量行商到來,他们极大的带旺了整个范阳府的商业贸易,现在范阳府的各个郡县,商铺都在快速的增加。

    高城无疑是范阳府的第二个禹城,海狼营的码头在不断的扩建,而货物流通的码头也在建设中,三个造船厂加班加点连夜赶工。

    高城将会是范阳府对外最重要的港口,靠近渤海岸的高城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通齐州,北至三关,再隔海与抚宁港城向连,以后定是范阳府货运最为繁忙的城市。

    此时的高城早已不再是之前的那个临海的贫穷小县城,在刘峰的有意支持下,高城人口已经快要破十万大关。

    范阳府发展的越快,人口的空缺便越打,范阳府收留流民的举措就一直沒有撤除,整个北地几乎都被刘峰搜刮干净了,才使得范阳府堪堪有一百三十万人口,放在后世不过是一个中型地级市的人口。

    好在相、檀二州,如今归属了范阳府,相、檀二州虽屡遭战火洗礼,但却也在这片土地上聚起了大量的匪兵,占山为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