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和亲-《九重娇》
第(2/3)页
阿娇伤透了脑筋,微微和刘彻透了一点关于元暶婚事的口风,他就皱眉不高兴问看中了谁。
那模样,分明是谁都不满意。
阿娇也就不敢和他商量了,若是霍去病本无意,再受了这无妄之灾她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其实霍去病有没有意思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元暶没有这份心思才好。
她想来想去,只能冷处理,索性当做不知,明面暗地里都规避一切能让两个孩子接触的机会。
阿娇现在就盼着,连元暶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模模糊糊的好感是什么。
这样兴许过了段日子,她就放下了。
她不敢和元暶明说,一来是怕激起了元暶的逆反心理,二来是怕元暶或者对霍去病只是一腔仰慕英雄的心思,本没有别的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倒叫她给闹出来别的心思了。
阿娇静心观察了好几个月,倒真没瞧出霍去病有什么心思,便是元暶闹腾了阵日子后也安静下来了。
她不觉有些迷茫,莫非是自己多想了?
孩子的事还没理清楚,张骞的二使西域却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匈奴北退后,依然还控制着西域各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匈奴人都已不是草原霸主,还妄想着占据着西域的优势资源,刘彻对此自然是不能允许的。
张骞此时又进言说,乌孙原来弱小时不得已才臣服于匈奴,后来国力稍强,就不甘再受匈奴驱使。
如果联络乌孙王东归故地,把原来匈奴浑邪王的地盘封给乌孙国,等于砍断匈奴的右臂。
再同乌孙间和亲通商,便可保乌孙同大汉永世结好,乌孙以西的那些国家看着也就更容易与汉结交了。
他接受了张骞的谏言,决定凿通西域。
这年秋天,丹桂飘香时,张骞为中郎将率三百多名随员,携金币丝帛等财物数千巨万,牛羊万头,第二次出使西域。
阿娇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望着驼队走远,心中又是感慨又是期待。
她感慨见证着丝绸之路的诞生,期待着西域诸国的风物传播过来。
下过第一场冬雪后,匈奴伊稚斜单于听了赵信的谏言来长安请以和亲,以换回和平共处和边关市场贸易的重启。
昔日强势野蛮的匈奴人从来都是端着一副不可一世的派头,今次进长安来却是如履薄冰般。
朝臣们为此都高兴的很,高兴着高兴着,有些士大夫们就要摆所谓的上国气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