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王西语蒙宠-《九重娇》
第(2/3)页
和平,只有强者才有资格说。
如果是汉强于匈奴,那么和平就是汉想给就给的赏赐了。
他心下寒,当廷免了进言朝臣的官职。群臣默默然,不敢劝。
李广从这片沉默中出列,肃然道:“臣李广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即刻出征,扬我大汉国威!”
他这席话说的掷地有声,叫刘彻心里痛快。刘彻赞赏地看了这个叫匈奴为之色变得飞将军一眼,“皇后说的对,李广用在未央宫卫尉,实在是糟践了。”
李广慌忙道:“不,为陛下同皇后守卫宫禁并不屈臣。”
刘彻含着赞赏和鼓励,“程不识将军已经去了边关,想必李将军也很想念同他并肩作战的日子吧。李广,朕任命你为云中太守,即刻走马上任。”
李广没有推辞,纳头拜谢。
于他而言,的确宫禁像个鸟笼子把他圈的快忘记了在战马上呼啸草原的感觉了。
殿上一阵议论之声响起,谁都看出来了陛下这是求战之心已有。大行令王恢就出列高声振奋道:“陛下,臣是从边军出身的。臣深知汉匈历来靠和亲保持友好的时间不过几年,汉匈必有一战既然战争不可避免,不如放手一战。臣建议废除和亲制度!”
刘彻畅快大笑起来:“痛快,卿今为文臣,却没有忘了武将的本分,很好!”
到底这个朝廷还是有几个血性之人,这于刘彻而言就足够宽慰了。
朝臣哗然,陛下当着他们调任李广,夸奖王恢。这基本是把向战之心明明白白地展露了在他们面前,而劝还是不劝就是一个问题了。
太皇太后不在后,陛下大权在握,已不比从前了。
群臣踟蹰时,一个身影坚定地站了出来。是御史大夫韩安国,他正色道:“大行令说的没错,汉匈必有一战,但陛下,决不能是现在!臣也是带过兵的人,臣绝不是贪生怕死。臣是为了汉室千古基业而说,汉的军马骑兵还没有可与匈奴可战之力。但如果这战一旦输了,将再没有后悔的机会,我们将面对匈奴更苛刻的条件!陛下!臣望陛下三思!”
或许他韩安国从前之时,所思所想皆是他个人安危和富贵。那么这一刻挺身而出,直言不讳的他则完全是为了天下黎民而想。
死不可怕,但也要看值不值得。
陛下才智过人,假以时日,必能成此大业。
韩安国冒着触怒刘彻的风险而进谏,心中已经做好了从此被冷藏的准备。武安侯田蚡急切地看了他一眼,用眼神示意他何必在这个时候去扫陛下的兴?
他视作不见,武安侯跺脚叹息了一下,心中想道到底还是武将出身,沉不住气,谁还不知道不能出兵?
可以从长计议啊,可以缓缓劝之啊!
为君者,有几个喜欢唱反调的臣子?
殿内为之一静,而后群臣又议论纷纷起来。有人开了头,主张和亲一派又点头称是起来。
刘彻的脸色风云变幻,不一而足,也不说话,只是冷冷看着朝臣们。渐渐地,沸腾的朝堂上静了下来。
在这片寂静中,刘彻却朝着韩安国笑了:“御史大夫果然是难得的睿智之人,依卿言,和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