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金俗-《九重娇》


    第(3/3)页

    卫青在期门军中,一开始就表现的很优秀,而到了后来更是愈耀眼,几乎达到了一枝独秀的地步。

    在营地亲眼见到了卫青已经称得上炉火纯青的骑射之术后,阿娇依着约定好的,让他学习兵书。

    这对于卫青来说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机遇了,如果能学好兵书,他就能在军中从武官做起。

    母亲和几个姐姐听说后,都高兴的不行。

    他也下定了决心,要不负娘娘的期望,学好兵书。

    虽然,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他根本就不识字。

    好在,身边的兄弟像韩说、公孙敖都很愿意帮他。

    就在一代名将卡在识字时,宫中出了大事。

    韩嫣为刘彻认姐,阿娇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她是在金俗已经进了宫,才知道原来王太后竟然是再嫁之身。虽然汉家的皇后并不重视出身,但是再嫁之身又生了女儿,这样的经历提起来只会于刘彻皇位的合法性不利。

    王太后自己自然是没有提过的,就连刘彻都不知道。

    韩嫣自从江都王哭于王太后跟前,又为皇后不喜。刘彻就渐渐疏远了他,他不知从哪里听说了太后的隐秘,想要讨好太后同陛下,想要在太后跟前把印象翻过来。

    他以为,太后是想认而不得认。而这个天大的人情,等到太皇太后不在了,就算不得什么了。

    他把金俗的事告诉了陛下,如他所料,知道民间还有一个姐姐的陛下立马就要去为太后把这个失散多年的骨肉找回来。

    然而,这在阿娇眼里,实实在在是个昏招。

    难道太后自己就不想念女儿的吗?

    为母身下掉下的一块肉,能不想吗?

    那她为什么不对皇帝讲?一是因为抛夫弃女于德行就有亏,怕人议论,二是因为太皇太后还在,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汉室还没有到刘彻说什么就算什么的时候。

    而就算刘彻情急之下,只想到为什么要把大姐流落民间,只想到为什么几个舅舅也不对他透一点风,他满心都是对母后和大舅的愧疚。

    在把大姐金俗带进宫后,看到母后同金俗抱头痛哭,刘彻更觉得这件事做对了,更当场小旨封大姐为修成君,仪比长公主。

    等太后哭过笑过又把金俗带下去安置后,又屏退了韩嫣,这才对刘彻说起她的担心来。

    话刚说到一半,东宫那边传话来,叫皇帝过去,还说太皇太后知道了金俗的事,已气昏过去了。

    王太后叹了口气说:“哀家早就猜到会这样,哀家只所以一直不说就是害怕皇帝居中为难。这个韩嫣啊,唉!”

    刘彻安慰了母后几句,就匆匆往东宫去。

    韩嫣还等在长信宫外,等着太后的召见。他没想到,他的讨好,算是拍到了马蹄上,惹怒了太后。(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