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小女子攻势凌厉-《封天灭日》


    第(2/3)页

    歌星、影星人们或许喜欢,但是,你要问一名小学生或者中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

    他会告诉你,我想当科学家、当军人......

    唯独没有长大后要当演员、歌星的想法。

    人们对于这些行业或许喜欢听、喜欢看、喜欢唱,但不崇拜明星。

    面对九一八,封天骨子里的军人气概喷薄而出,军人的血性让他杀气腾腾。

    对于每一位炎黄子孙来说,九一八无疑是压在心头的一种耻辱,尤其是像封天这种军人出身的人。

    先不说封天身为共和国的军人,报国热情和觉悟要比一般人高,从小学开始的学习生涯开始其爱国教育一直贯穿其中,他们这一代人的爱国情操要比之后的人高的多。

    作为一名军人封天对九一八事变的过程有所了解,一万五千人的日军撵着三十万东北军进了关。

    尼玛,在这种军事力量对比之下,竟然出现如此结局,简直让人无语啊!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立大守备队第二营第三连离开驻地虎石台兵营,以巡视铁路为名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夜22时2o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一个小分队出现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

    在这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oo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此事件称之为“九·一八事变”。

    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爆炸同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

    而驻扎在中方北大营附近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东北军第七旅驻地北大营进攻。

    1931年9月18日事变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这个世界军事史上少有的案例就生在华夏大地上,命令军队不抵抗、挺着等死,这大概是信奉不作不会死的戒律吧?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单方面的杀戮,军事行动很顺利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这一点特别让封天愤恨,军人放下枪不抵抗还叫军人吗?

    此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开始肆无忌惮地攻击东北军,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ooo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从而得到了弥为珍贵的战争资源,底气自然也就壮了起来,从此也拉开了日军侵华序幕。

    东北沦陷之后损失有多少,后世有不少报道。

    从经济方面算,民政机关损失3685万大洋,军政机关损失4.69亿大洋,官办铁路损失6.374亿大洋,官办银行损失5.889亿元,东三省唯一金库的官银号被日军用载重车搬运一空。

    此外,帅府多年积蓄的古玩、珠宝、玉石不翼而飞……

    总之,公私方面的损失合计至少2oo亿大洋。

    这个世界军事史上少有的案例就生在华夏大地上,命令军队不抵抗、挺着等死,这大概是信奉不作不会死的戒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