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推行国策-《大明武状元》


    第(2/3)页

    卫所?按理动这个的难度才是最大的,好歹这些都是军户出身,拿起刀就是兵,放下刀又是民,的确拥有一定的反抗能力,弄不好会逼反他们,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同时卫所里的军户又是最容易对付的一类人,因为这些人在朝野里没什么靠山,与民也无争,而且更重要的是卫所治下的那些土地实际上都成了当地卫所指挥使们的私人财产,和下层的军户没有关系了,军户们恨透了当官的,这对王岚平来说那就是可以联合的力量。

    嗯,王岚平还是感觉应该先从卫所治理入手,这样做有几个好处,敲山镇虎,江南有一半的勋贵都在卫所任上,打压卫所的同时也等于打压了一部分中下级勋贵,用以警告那些朝野高级勋贵如镇国公之流。

    合上所有卷宗,王岚平深深地吐了一口气,扫视一眼堂下众朝臣。人人都不沉默不语,但连王岚平的眼睛都不敢看。

    王岚平起身笑了笑。拍拍那一叠章奏,说道。“各位大人办事还真是雷厉风行呀,短短半月就能将那么繁杂的帐目给整理清楚,各位辛苦了,有功呀”

    众官齐站立拱手,同声道,“为朝廷分忧而已,不敢居功”

    王岚平踱步而下,来到户部尚书张慎言的位子边上,“张尚书。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清diǎn丈量土地名册吗?”

    张慎言拱手道,“回丞相,您上次不是说过,要使耕者有其田,是吗?”

    王岚平哈哈一笑,“恩,对,没错,耕者有其田。说得容易而真正做起来却难呐,想当初万历首辅张居定推行这条国策,那是得罪了多少人,死后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受尽了千夫所指”

    张慎言沉思一会,道,“事在人为。若是丞相无私心,只是为了天下黎民。那又有何可惧,历朝历代。敢为天下先者要么遗臭万年,要么彪炳千古,以丞相积极革弊鼎新的秉政风格,此事您一定已经有了决定”

    王岚平很满意他的答复,不卑不亢,他diǎndiǎn头,“好,说的好,你是户部尚书,你最有资格说,你说说,为何要还田于民?”

    张慎言看了看左右众官,却见众人都纷纷侧目,好吧,没人敢说,那我说。

    “丞相!”

    张慎言突然离座,在堂中跪倒,拱手道,“下官冒死进言,我朝以农立国以近三百年,然实则田地根本不在朝廷手里,所谓官田不过就是一纸空文,占不到全国土地的十分之一,而绝大部分都被世家大族所侵占,如此一来,朝廷的税收年年递减,万历朝尚能维持岁入两千万两白银,到了崇祯朝已经降到了区区八百万两,财政赤字日益严重,朝廷财政入不敷出,但纳税的百姓人数却没有变,何也?下官认为,独土地兼并所致,大片的土地落到了世家大族、亲贵的手里,而他们却不用纳税,朝廷征不来税,各项朝政根本无法推行,那就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增税,时至今日,一丁纳税科目已经累加到了二十余种,真正成了天下人所诟病的苛捐杂税,丞相,土地还归于民,迫在眉睫”

    这番话一出,堂上三十余官员都愣住了,张慎言这是在作死呀,一口气得罪了多少人,丞相想找死你非得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你想陪葬吗?

    王岚平也觉诧异,张慎言这番话实则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够胆色,就你了。

    “好,张尚书老诚谋国,一心为了国计民生,那好,本相若是推行‘还田于民’的国策,你敢为本相前先驱吗?”

    张慎言丝毫没有犹豫,拜一拜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其位谋其政,下官纵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愿为丞相,为皇上,为朝廷,为百姓谋福”

    张慎言这话说完他自己都觉一愣,怎么把丞相说在了皇上前头,这不太好吧,可话已出口。

    王岚平赶紧上前将他扶起,“张大人公忠体国,甚好,放心,用不着粉身碎骨,你先回去坐好”

    王岚平心情很好,至少有人拥护自己,他快步走回桌案之后,一拍桌子沉声道,“诸位大人”

    众人再一次起身,其中有不少人后背都开始冒汗了,因为一旦推行还田于民的国策,他们之人有很多人要倾家荡产了。

    王岚平道,“你们食君之禄,就要为君分忧,如今国家朝政致此,在坐的都有推脱不掉的责任,方才张慎言大人的话你们都听见了,朝廷要推行‘还田于民’的国策,各位可有异议,有现在就提出来,我不加罪,这是议政,若是今日不说,日后却从中作梗,那可就别怪本丞相为国除奸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