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年夜风云 六-《唐冢》
第(2/3)页
今日年夜,政事堂里值守的宰相是请假多日的右相李林甫,自那日骚乱后,左相陈.希烈便再也没有出过家门,从李亨接下圣旨的那一刻起,陈.希烈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如今徐番大权在握,在年后的一轮清洗中毫无疑问又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出于制衡的考虑,病假中的李林甫被皇帝请了回来。
以徐番如今的实力,抗衡李林甫已能做到不落下风,陈.希烈这个之前被皇帝寄予过厚望的左相也到了落幕的时候。
钱益捧着一摞文书走进了李林甫的厢房,将文书搁在桌上,又走到炭盆边加了几块银丝碳,眼见火光变盛,屋子里温度了许多。
“相爷,这些都是今年各地官员的考评,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李林甫停了笔,抬眼望他:“为什么要看?”
钱益笑道:“吏部如今毕竟还是相爷管着,看看也名正言顺嘛!”
李林甫一笑,微微摇头:“不一样!圣上年后就要对太子党动手了,那么大一桩因果,能不沾就不沾!”
“可……”钱益犹豫片刻还是道:“可大伙儿都觉得相爷可以借这个机会做什么,太子党那些人里面还是有几个可以争取的。”
“这些人也能要吗?”李林甫笑着看钱益。
“相爷这是在考我了!”钱益一笑,沉吟片刻后道:“太子这次输了,但却没有败!圣上如今有心无力,所以非但没有降罪,反倒给了太子许多虚荣。目前看来,太子的位子是很难动摇了,尽管圣上心中不喜,但百年之后,皇位应该还是太子的!”
“就这些吗?”李林甫又低下头开始批阅奏章。
“当然不止!”钱益笑道:“这一次骚乱里面,徐番得到的好处最多!年后的清洗倒是其次,关键是这些天来徐番的作为,保全了很大一批无门无派的中下层官吏,也让朝廷上下认可了他作为一个宰相的能力。如此,徐番底蕴不足的短板就能很容易被填平,再加上一贯的圣眷,徐番上升的势头已无人能挡了!”
“所以呢?”李林甫再问。
“所以制衡就要开始了!”钱益回道:“这一次圣上把相爷请回来就已经有这个意思了!”
“圣上毕竟是圣上,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堂的平稳,只有稳定的朝堂才能让他心无杂念的享受着盛世繁华。”
李林甫抬起头看他,笑问道:“这么来,你觉得圣上只是个贪图享乐的君主咯?”
这话有些诛心,好在钱益也够坦荡,在李林甫面前也无需隐藏,便径直回道:“若以前,圣上自然是一个圣明的贤主,然而举凡雄主到老总也逃不了对生的渴望,他们不甘就此老死,总要做些什么来留住自己壮丽的一生。”
“秦皇汉武俱是如此,我们的太宗皇帝也是如此!不像这几位,或许咱们的圣上还没有感觉到苍老的到来,如今还只是肆意享乐,没有生出对长生的**。”
话题到这里,李林甫忽而来了兴致,又问钱益:“那你觉得这都为什么呢?”
钱益早有计议,直接回道:“因为这几个雄主出身都不错!秦皇汉武自不必,便是咱们的太宗皇帝即便能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壮语,可到底他对民生的疾苦也仅仅来于书本、奏章上的文字,或是贤臣们的谏言,一个从来没有挨过饿,没有吃过观音土、啃过树皮的人去谈百姓疾苦,总像是隔靴搔痒。”
“他们或许能将这种对百姓的悲悯坚持很长一段时间,但由于没有具体的经历,等到国势强盛之后就很容易想当然的认为,百姓的日子已经在自己的励精图治下变得富足,自己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奋斗了这么多年,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不是?”
“哈哈!”李林甫笑了起来,伸手了钱益,笑骂道:“你子还真是胆大包天!”
钱益悻悻一笑:“这些话出得我口,入得相爷耳,出了门我可不会认的!”
李林甫笑笑,道:“你得也有道理,像我,混过市井,所以知道市井之人的想法,一些事底下的官员瞒也不瞒不住我!”
“就是这个理!皇帝从就生于宫闱中,外界的事永远都只能听别人,百姓是穷苦还是富足,他们永远都看不见!”钱益这话的时候双眼带着些许怅然。
李林甫微微头,却转而道:“皇帝身在宫城内,所以对外面的事想当然,而你在宫外,对圣上的事会不会也是想当然呢?”
钱益眉头蹙起,望着李林甫。
李林甫悠悠道:“不光是你,就是徐番,也看错了!”
“看错了什么?”钱益忙问道。
“看错了圣上的想法!”李林甫的眼神恢复了锐利。
“什么?”钱益有些惊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