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根基之地 上-《唐冢》


    第(2/3)页

    “好!”

    ……

    如今的基隆城已经渐渐步入正轨,虽然战乱已然结束,一些人渐渐回到了大陆上的老家,但却也有很多的人留在了基隆。

    如今只要在基隆入籍,每个人都能分到三亩田,而且头两年还不用交税,这对于深受土地兼并的大陆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福音!

    对于土地,许辰没有半点的热情,土里刨出来的那点钱还真不放在眼里。

    基隆南边的矿山正在开采,一些原著民被许辰充分利用了起来,算不上黑心矿主,许辰给原著民们的福利也算不错。盖了砖瓦房,挖了水井,衣食住行都有很大的改善,但终究是开矿,要说好,也真心好不到哪去。

    在同化原著民的过程中自然也有不少的冲突发生,但原著民那些简陋的武器,实在难以抵挡许辰全副武装的大军,当然,推进速度也不算快,主要许辰不希望自己的弟兄凭白受到损伤。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来人上岛,要不了多久,对于土地的疯狂就会催促着这帮贪婪的人开始向南方挺近。许辰除了划定了几处矿区外,其余的地方全部放开,任由着这帮人自行前去开发。

    就好似西进运动中的《宅地法》一样,只需要缴纳很少的一笔钱,就能在南边开垦一块面积相当可观的土地,只要武威军还在琉球驻军一天,便会保护百姓对这些土地的所有。不是什么很高明的办法,却瞬间让基隆百姓对武威军的好感提高到了一个疯狂的高度!

    当然,如今基隆城内的居民多是失地后的贫苦百姓,南边的大部分世家豪门由于在战乱中尚未回过神来,大多还没有发现琉球这块肥肉。

    但即便发现了,许辰也不怕,武威军的兵力如今正在扩充中,许辰准备初步将人员扩充到五千人,加上水师三千人左右,战船二十艘以内,不用太多,走的是精兵路线,且必须保证士兵们的忠诚,只对许辰他们一帮兄弟的忠诚!

    在经济上,各种工场和作坊也在陆续招人,除了兵工厂全部都是最早跟着自己的那批人以外,其余地方开始分割工序,除了核心部门外,大规模招收陌生人,当然,武威军士兵的家眷优先录用。

    如今的基隆城,居民总数在八万左右,源于乡土情结,在叛乱平定之后,很多人选择了回到故乡,但每日都有新的定居者随着商队前来。

    这一天,基隆港的码头上又多了两道身影。

    “王大棒子,你不准备回老家了?”李老二睁着一只独眼,需要将脑袋整个转过来才能看见身旁的同伴。

    “家……”王书文笑了笑,低声道:“我早就没家了……”

    “再说了,你丫如今都是残疾人了,要是我不在,你还不得被人欺负死?”

    “放你娘狗屁!”李老二心中一暖,嘴上却强硬道:“就凭老子这身手,谁敢来惹老子?”

    码头上的二人便是赵峰手下的两员大将,如今朝廷对王忠嗣的处置已经下来,调任汉阳太守,即刻赴任。

    这也是皇帝和太子两方僵持许久后的结果,品级上倒是没降多少,只是从简在帝心的大将成了一郡长官,多少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而身为王忠嗣亲信的赵峰,在这一轮的论功行赏中自然也没有分到多少好处,从五品上的游击将军,比起之前的折冲府副将倒是高了一点,但相比他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又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对于王书文和李老二这样的募兵来说,这种事实在不算新鲜,二人原本未必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只是世事如此,得到结果后,也谈不上意志消沉。

    习惯,而已!

    领了一笔还算可观的赏钱后二人便从军中离开了,正好在福州城遇到了一艘前往基隆的商船,之前也听回大陆的人说了一些基隆城的事,想着反正无处可去,也就顺势随船来了。

    “看样子倒是不错嘛!”

    从码头直通城池是一条水泥混着鹅卵石铺就的宽敞大路,水泥路下垫了不少煤渣,趁着水泥没干之前,许辰还让人掺了一些的杂质进去,看上去泛着黑色。

    李老二重重的踩了两脚,看着纹丝不动的路面,惊奇道:“这路好硬啊!用什么造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