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六章 再请客!-《唐冢》


    第(2/3)页

    “哦!”许辰于是也笑了,看着张天意问道:“为什么?”

    张天意坦然道:“方才我看见了鲁智他们,能够让宗师都无法压抑心中喜悦的好处,我想绝对值得我留下来!”

    许辰笑道:“你倒是务实的很!”

    张天意笑笑,回道:“毕竟,我和你们不算太熟!”

    许辰遂玩味的笑道:“那你凭什么觉得我会留下你?”

    张天意却理所当然的说道:“因为你现在很缺人啊!”

    许辰于是点头回道:“好!”

    张天意的角色代入的很快,随即便很尽职的禀报道:“那个姓周的似乎发现了装备的秘密!”

    许辰双眼微沉,露出淡淡的寒光。

    张天意见了,立马说道:“要不要我去……”

    望着张天意那抹喉咙的手势,许辰笑着摇头,说道:“用不着这么麻烦!”

    与此同时,方才正在大营中巡视的周希宇在顺手抓起几样士兵们随手扔在地上的武器盔甲后,便再也无法平静了……

    一两件或许还只能说是意外,但是当周希宇检查了好几个营帐之后,他脸上的表情便越发的古怪。

    先是震惊,当数量堆积道一定程度后便成了震撼,然后望着眼前小山一样的兵器、铠甲时,内心的喜悦便再也无法压制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身边的亲卫们无法理解将军的喜悦,只满头雾水的看着。

    周希宇过了最初的喜悦后,心头却有一丝疑惑升起。

    “他们怎么可能有这么精良的装备?不!他们怎么敢有这么多珍宝!”

    没错,珍宝!无可争议的宝贝!

    虽然明珠蒙尘,但如此拙劣的掩饰手法,连他这个不算懂行的人都无法瞒住!

    “难道是徐相送的?”周希宇正在猜测,然而转念却又摇头道:“不可能!即便是徐相也没可能凑足这个数量!”

    “这压根就不是钱能买到的东西!……这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惊疑中的周希宇越想越害怕,三两步小跑到明玄身前,一把拉过依旧在注视着帅帐的明玄,走到那小山般的武器铠甲面前,指着它们问明玄:“这些东西都是徐相下令划拨来的吗?”

    依旧在思索许辰动机的明玄随意瞥了一眼地上那堆黑不溜秋的军备后,烦躁的说道:“地方团练的军备按理说都是各地自行筹备的,只是相爷怕升州太守推诿,遂送了一封私信去,想必这些东西都是升州供给的吧!”

    许辰当初是在升州募的兵,用的也是升州折冲府的名义,只是随后又被王忠嗣以行军大营的军令调到了自己麾下。

    然而行军大营的兵马都有各自的归属,若是打完仗也是要回归原驻地的,只是朝廷军事改革正在进行中,对于募兵的管理较为混乱。

    总体来说,由于各行营总管普遍认可募兵的战力,又不愿受各军镇本地兵将的掣肘,所以经常在战事中大量使用募兵,用完之后或是就地编入军镇,或是调往他处,以致募兵的流动性很强。

    每一位募兵在服役年限内有可能在多地从军作战,跟随过多位将领。

    之所以会导致这种不安稳的兵员流动状态,实在是各地军镇与朝廷明争暗斗的结果。

    原本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随着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后已名存实亡,武周后期对外战事的疲软便是府兵制没落的后果。

    于是等到玄宗踏血登基,整顿了朝纲之后,方才拉开了持续多年的军事改革。

    只是,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募兵的命运却是最悲惨的。

    打仗的时候冲在最前面,拿到的赏银却不知过了多少人的手,又不像各边军军镇的士兵能够就地屯田。因为边关贫瘠的土地上根本无法容纳成建制的募兵驻扎,更别说,还要与原有的边军们争抢……

    至于内陆各州府……若是有足够多的土地借以耕种,谁会用命去换一口吃食?

    浮萍般漂泊的他们只能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取微末的银钱。

    这份怨念越积越深,将军们知道、朝廷也知道!

    然而这种由人口与土地诱发的矛盾却根本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朝廷也只能用战功和赏银不断驱使他们四处征战。

    这一矛盾更是直接诱发了不久后的那场改变了大唐王朝、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大动乱。

    当幽燕的精锐兵马踏破长安时,当八年的战乱消耗了无数人口、闲置了数不清的土地时,这锅沸腾的滚油方才因抽掉了锅下的几根柴薪而重新变得平静,却又在等候着下一次爆发的时间。

    周而复始、分分合合……

    此次南方的平叛,朝廷虽然调度了河北、河西、关中各道数军镇的兵马,但也如往常一样,向全国下达了汇集已有募兵的军令。

    各地募兵汇聚在王忠嗣帐下,成为其平叛的主力。

    然而募兵的军备简直不能用军备来形容!

    深知这些套路的徐番才会在当初许辰募兵的时候,私下去信升州太守,希望他能在粮饷和军备上照拂许辰。

    这事,明玄也是知道的,如今听周希宇问起,也就随口答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