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循序渐进-《唐冢》


    第(3/3)页

    如今看来,许辰当日所说的那句惊人之言,只怕还真是事实!

    对于许辰的富裕,杨询忿忿不平,心中激荡难以言表。

    也不知,若是让他知晓了许辰在这三千士兵上花费的钱财,会有怎样的表现。

    就在杨询忿忿不平的这会儿,官军阵型前方,那些披着全身铠甲的士兵们开始渐渐向着城墙移动。

    先是当先的大约一千人马,俱手持大盾,巨盾十分大,然而用的却是最精良的钢材,足够坚固,却相对轻便。一直在用药材练体的少年们,单手举起这些比自己还高的大盾,竟也不费多少力气。

    按着许辰的既定计划,最先上阵的全是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历经过多次战斗的他们,一点也不怯场。

    官军排成一条纵队,缓缓向城墙逼近,手举巨盾的他们,浑身上下竟没露出一点的破绽。

    城楼上,叛军的那些弓箭手们花费了好大的功夫,也不曾在少年这里找到丝毫的漏洞。

    官军行进到城墙底部,城墙上的弓箭手们,即使寻不到破绽,也只能在主将的命令下,将手中长箭射了出去。

    “铛铛铛”,钢铁撞击声不绝于耳,少年们前进的步伐也被这密集的箭雨阻挡了一阵。

    弓弦转化而来的力道,通过铁箭,传递到少年们手中的巨盾上。

    少年们只好停下脚步,靠在一块,相互借着力,同时也也同伴的掩护下,将密集的盾牌阵露出一个个小口子来。

    趁着叛军弓手换箭的间隙,一把把精致的弩.弓从盾牌阵小小的缺口中探了出来。

    一阵机括声响起,弩箭连续飞出,一场更加密集的箭雨朝着城墙上的叛军扑了过去。

    这年头,弓手们大多用的是长弓,弩箭这种东西只有在军方最精锐的部队中才会少量的出现。

    弓弩制作不易,成本更是普通军队无法承担的,大唐军方根本无法做到全面装备,更别提财政状况更加不堪的叛军了。

    即使是手中长弓,在叛军中也只有杨询的这支部队才能有着这些数量。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