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唐冢》


    第(2/3)页

    相比叛军的死活,官员们更想看清宰相们的意图,从几天前开始,长安朝堂上就充斥着一股古怪的氛围,不把这些看清楚,要是大的风波真的来临,恐怕真会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那就太可悲了!

    前几天那场风波里面,出场的全是小鱼小虾,太子李亨勉强算个大个的,可百官们显然不太满意,以往的政潮中,若是没有几个朝廷大佬加进来,百官们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这一次也是一样的,先头的小鱼小虾们很像前.戏的开始,正当所有人都在等着接下来的大事时,李伦的死却稍稍打乱了这个节奏。而今日短暂的朝会上宰相们令人恐怖的默契,更是让百官们惊疑不定。

    事情仿佛就这样结束了,让许多人看不清也摸不透,但他们清楚,除了三位宰相以外的几位重量级大佬必然知道些什么,只是没说出来。有些心思灵敏的人,综合一下前面的一场短暂风波和今日朝堂上挑选平叛将领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却也自认察觉了一些内幕。只是大佬们都不曾开口,这些个聪明人最多也只将其当做酒后的一些醉言。一时间,长安城内到处都是这种暗中的尘嚣……

    不管百官们怎样说、怎样做,河东节度使王忠嗣还是很快接受了将令。

    其实自从上一回河西、范阳两镇节度使空缺,引来不小风波,最终安禄山如愿兼领两镇,哥舒翰统领河西军镇之后,王忠嗣这个河东节度使便一直没出过长安。

    王忠嗣当初乃是以述职的名义进京的,按理最多月余便应回去,河东乃边镇,主帅不在也不是个事儿!可皇帝却迟迟不肯召见王忠嗣,只让其在驿馆待着。

    直到这一次,被任命为新的平叛主将。

    东宫,太子李亨的书房内。

    太子李亨正端坐主位之上,蹙眉沉思着,几位谋士分左右坐着。

    “殿下,李林甫此举到底有何用意?”一位文士问道。

    “他应该已经察觉到我们了!”李亨双眼深邃,口中喃喃道。

    “不错!咱们前几天表面上做的无迹可寻,实则对于李林甫这样的老狐狸来说,只需有个猜想便可,有无证据根本无关紧要。”一位上了年纪,两鬓花白的老者颔首而言。

    “那他今日为何要举荐王忠嗣?卖好与我等?”先头那位文士疑惑问道。

    “不知!”老者微微摇头,旋即却想到一个可能,转而看着李亨问道:“殿下,南方的叛军实力到底如何?如今又占了多少郡县?”

    “你是担心李林甫故意举荐忠嗣,好借刀杀人吗?”李亨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