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民以食为天-《唐冢》
第(1/3)页
粮食,如农人一般,厚重、朴实。///..兼具公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你冷漠他时,他泰然处之,当你期盼他时,其亦无喜无悲。
对于大唐的百姓而言,天宝五年的这个夏天,显然并不好过。
自端午一过,长安城中的百姓便时常能听到一些流言,不好的流言!或是来自隔壁卖面片的王大妈、前屋在员外府上帮工的李大婶;或是源于衙门里当差的孙二哥、街头粮油铺的吴掌柜……
街面上总是不缺流言的,茶余饭后,总少不了些家长里短,市井趣闻。
但这一次,不一样!
也许是针对性更强了些,指名道姓的,真假易变!于是,流言便不仅是流言了!于是,百姓们也就无法坦然处之了!
“长安城缺粮了!”
这是综合所有流言之后,百姓们的出来的结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扑面而来的紧迫感,更加印证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最直观的表现便是,粮价涨了!
端午之前,长安城一斗米只要二十文铜钱,而十几天后却涨到了一斗米一百文!且每过上几个时辰便会再次上涨一番,涨幅也越来越大!
长安城东市。
昔日繁华的东市,如今显得有些冷清。倒不是没人,只是都集中到有限的几家铺子去了。
毫无疑问,自然都是粮油铺子。
东市的最北面,靠近坊门的位置,坐落着一家东市内最大的粮铺。
此刻,粮铺门前的队伍蜿蜒数里长。
“刘爷爷,给我称些米。”前面的客人扛着米袋子走了,走进来一位十来岁的少女,白净的脸上未施粉黛,却有一份空谷幽兰般的恬静。
正在忙碌的老掌柜抬起头来,看着少女笑着招呼道:“是玢啊!”
“刘爷爷,麻烦帮我称些米。”少女展颜一笑,顿时满堂生彩。
老掌柜过了年纪,自然没有太大的反应,但店里的年轻伙计们却为之失神。
“你要称多少?”老掌柜微笑问道。
少女估算一番,开口问道:“刘爷爷,如今的米价是多少?”
老掌柜微微摇头,叹息道:“已经涨到一百二十文一斗了!”
老掌柜只是掌柜,却不是东家,在此做工和伙计一样,都是拿工钱的。如今粮价高涨,每天几百文钱也只能换来几斗白米,家里人口又多,实在是支撑不住啊!
原先粮价低的时候,掌柜、伙计私下里克扣粮食,东家就算知道了,也不过敲打几句。可如今这时节,粮食可比金银有用得多!粮铺的东家便亲自在店里坐镇,上到掌柜、下到伙计,一个个战战兢兢的,哪还敢做些动作,一旦被捉住,每天怕是连这几斗白米也没了!
“怎么会?前几天不是才一百文一斗吗?”少女微微皱眉,脸上有些惊讶。
“唉!涨了!早就开始涨了……”
老掌柜还没完,柜台的一旁便走过来一位锦衣汉子,汉子看上三十多岁,身材魁梧,脸上还留着一道刀疤。
刀疤男径直走了过来,冲着少女喊道:“一百文那是前几天的价了,别前几天,就是今早的价和现在的价也是不一样的!你要的不愿买,门就在后头。”
看着突来的刀疤男,少女眉头紧皱,瞳孔中有一丝浓浓的厌恶,但嘴上却没有多什么。
“我买!先给我来一石!”
着,少女便从身后健妇的钱袋中取出两贯铜钱来。
“等一下!”刀疤男再次出声。
“怎么?”少女望着他,淡淡的开口。
“本店的规矩,每人每天最多只能买五斗米!”刀疤男戏谑的道。
“什么时候的规矩,我怎么不知道?”少女此时也明白了过来,好整以暇的问道。
“今天刚定的。”刀疤男倒是很想看见少女气急败坏的模样,美人即使生气也是好看的!
然而少女却没有让他如愿的想法,而只是淡然的笑笑,道:“好!那我就只买五斗!”
刀疤男一愣,显然没有料到这年纪轻轻的女娃子竟然有这么好的涵养,于是他决定再加大些力度:“晚了!”
“又怎么?”少女看着他。
“米价涨了!”刀疤男得意的笑笑。
“多少?”少女依旧平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