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清灵宴十五-《大周神棍》
第(1/3)页
李绅的这诗脍炙人口,作为少儿的启蒙诗句,流传千年经久不衰,最重要的是就是诗句通俗易懂,意简言赅,很容易让人理解。
普通的百姓们在那里欢呼雀跃,因为他们突然现诗句不在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士子们独有的东西,他们也可以理解,他们也能够懂,而且他们很清楚,这诗就是说他们这些人,这些辛辛苦苦的种地的农夫,是为他们写的诗。
这是神仙为他们的写的诗,他们怎么能够不激动,怎么能够不兴奋!
相对于普通的百姓,四大书院的人更加的震惊,简单的几句诗,虽然谈不上辞藻华美,但平仄并没有问题,意思简单明了,寓意非常的明显。
这诗不如李东升其他的诗句那么的大气磅礴,但是却通俗易懂。
四大书院教书育人,四大院长更是其中的翘楚,对于因材施教自然也很明白,这诗与李东升其他的诗相比要差上不少,但是作为孩童的启蒙诗句,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启蒙诗,毕将流传千古。
四大院长相互看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对方的震惊,他们都知道李东升很厉害,可是没想到厉害到这种地步,在诗词上面的造诣远远的于他们这些人。
李东升在大周权贵之中风评一直不好,可是在普通的百姓中间风评却一直不错,他们原本以为这是李东升和权贵打交道多,而和百姓有距离的缘故。
他们认为以李东升的个性,要是做一方父母官,肯定也得罪一方百姓。
可是这一诗出来,他们知道,他们都错了,李东升根本不在乎权贵,在乎的是百姓,一诗如此,水车如此,大周钱庄如此,李东升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似乎得利最多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他们想到了太宗皇帝的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几乎大周每一个权贵都知道,如果问这些人,他们一定会说太宗皇帝说的很有道理,但也是嘴上说说,可是真正的做到的人,却只有李东升一人。
收揽天下人心!
第(1/3)页